lfl200888
发表于 2023-9-19 19:43
orser 发表于 2023-9-19 13:14
这是基于什么考虑的?要用二个型号?
不知道,可能考虑多种组合更多!:lol
lfl200888
发表于 2023-9-19 19:46
TATP 发表于 2023-9-19 13:58
CHD缸径170,上海711所有个CS175缸径的,转速都是1800rpm
2.7MW高速发电机,对应的高速柴油机是16缸还是 ...
我国转速应该是1500转,2.7MW可能是很早以前的20缸型号了.
guankan
发表于 2023-9-19 20:18
TATP 发表于 2023-9-19 18:27
这方案054B就可能啊,4台CS16V270柴油机通过减速齿轮箱机械驱动加两台小功率电机
高速柴油发电机组总输 ...
6000吨二级舰就不必装海之星,保证航速续航火力反潜,防空适度够用,节约成本
TATP
发表于 2023-9-19 22:25
lfl200888 发表于 2023-9-19 19:46
我国转速应该是1500转,2.7MW可能是很早以前的20缸型号了.
40MW项目中的发电机一个是38MW另一个就是2.7MW
MTU4000系列船用高速柴油机发电站有哪个接近这个功率?16缸 20缸
MTU20V4000M93L输出功率4300kw最大型号,记得1800rpm,如果发电60Hz
1500rpm跟1800rpm相比,发电功率指标差多少?或者说转速差300意味着什么?
lfl200888
发表于 2023-9-19 22:52
本帖最后由 lfl200888 于 2023-9-19 22:53 编辑
** 发表于 2023-9-19 22:25
40MW项目中的发电机一个是38MW另一个就是2.7MW
MTU4000系列船用高速柴油机发电站有哪个接近这个功率?16 ...
你写的是机械功率,我写的是电功率。柴油机发电还分几种功率,有备用功率和常用功率之分,转速种发电频率有关1800对应60Hz,1500对应50Hz。降速会有一定功率下降5%左右,还要看机型。
MTU4000发电功率3MW应该是20缸的。
TATP
发表于 2023-9-19 22:58
guankan 发表于 2023-9-19 20:18
6000吨二级舰就不必装海之星,保证航速续航火力反潜,防空适度够用,节约成本
即便是054B的双面阵S波段雷达尺寸也有3米,不会比这个低
反潜配置其实很简单,直升机 至少16枚反潜导-弹垂发 2部三联324鱼--雷发射器 首部舰壳声呐 尾部拖曳线体低频主动/被动声呐(主动发射频率1kHz 发射声源210-220dB),这样的配置并不需要特别大的排水量哪怕现在国内外的新型护卫舰虽然航速27-28节排水量5000吨上下就足够承载这些反潜装备完成任务了,但星座级防空也没有懈怠,26型用海受体射程对于国内6000吨级平台来说是不够的不能接受的,如果真想要低成本节约非航母护航防空任务适度够用那就选择054B/31型护卫舰,实际上对国内来说对于面临强敌空中威胁防空也没有够用的满足感,航速基本就参考比对应水线长度估算波障航速略高1节的水平
编入航母编队的主战舰艇还是要具备强大单舰区域防空基本能力以及配合其他大中型水面战斗舰艇平台与预警飞机CEC协同交战区域反导拦截能力(只是说携带防空导-弹数量和雷达阵面尺寸性能相对055一级舰偏低),毕竟二级舰是活动在对潜警戒防御圈构筑阻止敌方潜艇抵近侦察接触距离航母位置第一声学汇聚区的防线,而055一级舰担负的对空中目标远程探测警戒防御圈任务部署位于距离航母第一声学汇聚区往外更远的位置,若强敌选择通过核潜艇和轰炸机短时间投射大量反舰导-弹饱和打击航母大型水面舰艇编队,那么不能只有055,二级舰也要具备一定强大的区域防空能力,至少不能比星座级FFG62和054B的对空探测警戒能力还弱,区域防空导-弹携带数量比一级舰少约一半,S波段雷达阵面尺寸缩小至一级舰搭载S波段雷达阵面尺寸的70-80%
Cryptograph
发表于 2023-9-19 23:00
lfl200888 发表于 2023-9-19 11:21
再次科普下,综合全电舰所有原动机都是发电的,没有主辅之分。理想状态下巡舰时开柴油机,高速时燃柴同时 ...
054a的柴油机也就6mw不到的水平
你这4mw的柴油机打算装多少? 装的下吗
还055装10多台都来了
主辅之分来自于总功率靠谁撑大头
你大可以幻想80mw的总功率, 40mw燃机x1+4mw柴机x10这种配置
反正现实不会存在
Cryptograph
发表于 2023-9-19 23:11
guankan 发表于 2023-9-19 20:18
6000吨二级舰就不必装海之星,保证航速续航火力反潜,防空适度够用,节约成本
有100条055再说这个话吧
海之星也就一称呼,
不同次代的鳖盾, 性能差距之大恐怕都不足为外人道
说多了等下又说咩鳖
Cryptograph
发表于 2023-9-19 23:29
TATP 发表于 2023-9-19 22:58
即便是054B的双面阵S波段雷达尺寸也有3米,不会比这个低
反潜配置其实很简单,直升机 至少16枚反潜导-弹 ...
鳖造同定位的船, 主雷达比美造高一级别
就靠这点成本竞争力下的田忌赛马硬吃老美了
054b = spy6-16rma ~ spy6-24rma之间 > 星座的spy6-9rma
052x = spy6-37rma >= 伯克3的spy6-37rma > 伯克IIA改的spy6-24rma
055A = spy6-69rma >= DDGX的spy6-69rma > 伯克3的spy6-37rma
055x?!
至于052d的原版海之星后期型, 没有数据, 但是元器件的代差是真实存在的
看054b服役之后的编队组成情况再推测, 大概率也就是个24rma的水平
TATP
发表于 2023-9-19 23:44
guankan 发表于 2023-9-19 19:25
15000核心机和185、2500接近,都是循环功率15-18兆瓦左右,15000略小些。加0级改成25000简单循环33兆瓦 ...
CJ2000推力35吨级,和Trent800同一级别而Trent800航改燃简单循环36MW的MT30,相比25000功率更大的MT30核心参数优势在于增压比和进气温度还有空气流量三个指标?MT30的风扇 压气机 涡轮 燃烧室的工艺设计和材料加工应用相比25000领先一个时代吧
我想WS15/CJ2000核心机航改燃加零级功率40MW级,加间冷循环实现50MW级,最后未来整一个50MW级船用燃机发电,万吨级大驱用两台,六千吨级用一台(052D推进+电气总功率超过56MW),大型两栖登陆舰和大型综合支援补给舰各用一台足以,这样进排气道与舰桥好设计减少占用舰岛空间
https://www.aerospacepower.cn/article/1687
航改燃气轮机发展思路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技术体系的大幅完善,航空发动机技术和产品得到快速发展,为航改燃气轮机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工业基础。我国根据需求、结合国情、拓展航空发动机技术,坚持自主创新研发燃气轮机产品,走出了一条系列化自主发展的道路。结合航改燃气轮机技术特点和发展道路,未来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投入力度。
核心机是基础
航改燃气轮机的技术和硬件继承自航空发动机母型机,尤其是核心机部分尽量保持不变,因此选用一款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竞争力的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核心机非常重要。高性能的核心机具有较低的燃油消耗率、较低的比空气流量、较长的寿命以及合适的功率等级等优点,能保证航改燃气轮机研制成功后10年或更长时间仍具有竞争力;同时高性能核心机的高温耐久强度储备和抗腐蚀能力,可以在改装过程中减少关键部件的改动,以保持较高的通用性。
可靠性是关键
舰用燃气轮机的可靠性是动力系统顶用、好用的关键,是近年来舰用燃气轮机的关键指标。目前我国的舰用燃气轮机基本满足了海军对燃气动力的急需,但在可靠性及其长时间的运行能力方面与国际领先的舰用燃气轮机仍有差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可靠性提升将是我国舰用燃气轮机研制的重点工作。
系列化是趋势
由于研制和生产燃气轮机的难度大,以成功的燃气轮机为基础,通过升级改进实现舰用航改燃气轮机产品系列化发展,可以降低舰用航改燃气轮机的研制费用、缩短研制周期,是舰用燃气轮机发展的趋势。
我国的重工业起步较晚,1962年上海汽轮机厂试制船用燃气轮机,1964年与上海船厂合作制成550KW燃气轮机,1965年制成6000KW列车电站燃气轮机,1971年制成3000KW卡车电站。在这期间还与703研究所合作制造了3295KW、4410KW、18380KW等几种船用燃气轮机。 1969年哈尔滨汽轮机厂制成2200KW机车燃气轮机和1000KW自由活塞式燃气轮机,1973年与703研究所合作制成4410KW船用燃气轮机,与长春机车车辆厂合作制成3295KW机车燃气轮机。 1964年南京汽轮电机厂制成1500KW电站燃气轮机;1970年制成37KW泵用燃气轮机;1972年制成1000KW电站燃气轮机;1977年制成21700KW快装式电站燃气轮机;1984年与GE公司合作生产了PG6541B型36000KW燃气轮机;从1984年至2004年已生产了PG6541B型、PG6551B型、PG6561B型、PG6581B型四种型号燃气轮机,功率由36000KW上升到43660KW。2003年国家发改委决定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GE公司进一步扩大合作生产范围,在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S209E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中的燃气轮机、汽轮机和发电机。 1978年东方汽轮机厂制成6000KW燃气轮机;1972年杭州汽轮机厂制成200KW燃气轮机;1972年青岛汽轮机厂制成1500KW卡车电站燃气轮机。 2003国家发改委决定在秦皇岛建一座燃气轮机生产基地,与美国GE公司合作生产MS9001FA型燃气轮机。该生产基地隶属于哈电集团,与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电机厂共同生产S109FA-SS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设备。2004年8月在秦皇岛组装的第一台MS9001FA型燃气轮机已发运到杭州半山电厂。
发展
我国从乌克兰引进了某型大 功率船用燃气轮机,已经国产化 研制成功,提高了我国船用燃气 轮机自主研制的起点,为我国船 用燃气轮机的系列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基础机型。以该型燃气轮机 为基础机型,通过压气机模化设 计、压气机加级等方式,形成覆盖 一定功率范围的系列燃气轮机, 可满足我国舰船发展的需求。此 外,该型燃气轮机为三转子结构, 从结构上适合利用先进的复杂循 环提高其性能,通过问冷回热循 环或燃蒸联合循环等方式研制更 大功率的船用燃气轮机。 船用燃气轮机功率通常不超 过40 MW,属于轻型燃机,为了 更好的开发研制和扩大应用,应 该宏观考虑到轻型燃气轮机的应 用,统筹考虑。 同时,利用引进的先进机组 作用母型机,采用通用性设计 (比例放彤比例缩小、压气机模 化设计、压气机加级/减级等)开 发出功率加大型和功率减小型机组,形成所需功率范围的系列燃 气轮机是一条现实可行的发展 途径。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航空发动 机,随着性能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逐步成熟、可靠,将为船用燃气轮 机的发展提供可改型的母型机,形成我国船用燃气轮机的另一条发展途径。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研制CJ1000、CJ2000等先进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其推力、耗油率等性能指标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LEAP-1C、GEnx发动机相当。随着这些先进航空发动机技术成熟度的提高及大量应用,以航空发动机为母型机,可研制出多型先进可靠的舰用航改燃气轮机,改进现役舰用燃气轮机产品的性能,提高现役舰用燃气轮机的适装性,使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而满足我国未来舰船发展的动力需求。
(李敏,中国航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总体论证研究)
为了实现输出功率的大幅度提高,与LM2500燃气轮机相比,新型的LM2500+主要作了以下的一些改进:
增加零级压气机 在原压气机前加上装有新型宽弦叶片的零级压气机,形成新的17级轴流压气机。零级采用不锈钢整体**,结实可靠,由于取消了机树型叶根,消除了一个主要的磨损区域,从而增加了使用寿命。采用了新设计的可调进口导叶,与随后的7级可调静叶相配合,能保证良好的部分负荷性能,并降低了压气机喘振的可能。
修改压气机 第1级动叶被重新设计成基于CF6-80C2叶型的更高效、更结实的宽弦叶片,去除了常规LM2500第l级动叶中部的阻尼突肩。第2、3级压气机动叶也采用了CF6-80C2/LM6000的叶型设计。新设计了零级静叶,从零到第6级静叶都是可调的,零到第11级静叶还采用了CF6-80C2/LM6000的叶型设计。
新增加的零级和修改的压气机设计,使空气流量增加了23%,达到85.8公斤/秒,压比从19.3增加到22.2,效率提高了0.5%。
修改燃气发生器涡轮 修改二级涡轮的动叶叶型以适应更大的流量,第1级动叶和静叶都采用单晶叶片。除第2级动叶外,其他叶片都升级为性能更好的的材料。修改了热力密封设计,使用CF6-SOE的密封装置。
修改动力涡轮 加强动力涡轮机匣,增加输出传动轴的抗扭能力。进入动力涡轮的流通面积加大约11%,以适应更大的流量;加强了6级动力涡轮,以输出更大的扭矩;修改了第1级动叶和静叶的叶型,以适应流量的增大;修改了第6级叶片的叶型,以便更顺畅地导出废气
LM2500+G4燃气轮机是LM2500标准的第四代舰船燃气轮机,于2005年研制成功,功率比第三代 LM2500+增加了17%,具有同样的高可靠性、高使用寿命以及高效率(较低的SFC)。与LM2500+的设计相比,在保持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同时,功率的增加是由于空气流量增加了6%、燃气初温升高以及压力比增加(24.2,23.6)的综合结果。第1级高压涡轮叶片进行了重新设计,具有更好的冷却和抗氧化涂层,在高压涡轮级两级喷嘴上均涂覆隔热涂层并改进冷却系统。LM2500+G4燃机的功率高达33.4MW,热效率高达39%。
MT30燃气轮机继承了航空Trent800发动机的诸多先进技术。例如在压气机系统中,动叶片和静叶片的设计使用了三元方法,从而达到较高的效率。MT30采用双轴结构,由高压比燃气发生器与自由动力涡轮组成。压气机包括八级变几何中压压气机和六级防腐高压压气机。四级动力涡轮机是从Trent800发展而来,由轴承结构支撑。采用了最新的叶片冷却技术,针对海洋环境对关键部件进行保护性涂层,提高可靠性,减少维护和延长使用寿命。正常或紧急停车后,可随时重新启动,具有良好的速度控制特性和负荷变化时频率响应恢复性能。
guankan
发表于 2023-9-20 07:44
本帖最后由 guankan 于 2023-9-20 10:28 编辑
** 发表于 2023-9-19 22:58
即便是054B的双面阵S波段雷达尺寸也有3米,不会比这个低
反潜配置其实很简单,直升机 至少16枚反潜导-弹 ...
54A船电功率2兆瓦左右,52C也就4兆瓦。54B上的旋转阵1兆瓦多,不超过1.3。不要觉得小,桑普森2.4米阵面,650个组件,单个组件20瓦,双阵面一共26千瓦,合0.026兆瓦。
guankan
发表于 2023-9-20 07:46
本帖最后由 guankan 于 2023-9-20 07:51 编辑
Cryptograph 发表于 2023-9-19 23:11
有100条055再说这个话吧
海之星也就一称呼,
不同次代的鳖盾, 性能差距之大恐怕都不足为外人道
往二级舰堆海之星055怎么会多?二级舰不上海之星055系列才会成为主体啊。
在二级舰上堆海之星那还是堡垒海军的思路,海之星全上万吨船才是着眼大洋。
orser
发表于 2023-9-20 09:28
guankan 发表于 2023-9-20 07:46
往二级舰堆海之星055怎么会多?二级舰不上海之星055系列才会成为主体啊。
在二级舰上堆海之星那还是堡 ...
你这个观点,小菜我是非常支持的。二级舰,抛开动力什么的不谈,光电设备照搬现在的054B都行,突出一个反潜和区域防空。
lfl200888
发表于 2023-9-20 19:43
Cryptograph 发表于 2023-9-19 23:00
054a的柴油机也就6mw不到的水平
你这4mw的柴油机打算装多少? 装的下吗
还055装10多台都来了
你老兄知道054A是什么柴油机吗?不要用不同重量的柴油机看着功率差不多就胡乱比好不,054A的16PA6V STC那种柴油机在国外只能算中速机,发电用一般用高速机,先去搞懂柴油机分类再来讨论好不,知道MTU4000吗,知道CHD622吗?知道阿基坦装了几台柴油机吗?我有说都装4MW柴油机吗?先去百度补补课好不。
orser
发表于 2023-9-21 08:22
lfl200888 发表于 2023-9-20 19:43
你老兄知道054A是什么柴油机吗?不要用不同重量的柴油机看着功率差不多就胡乱比好不,054A的16PA6V STC那 ...
请问,901、903A各自使用的4台柴机,是中速还是低速的??
TATP
发表于 2023-9-21 10:33
orser 发表于 2023-9-21 08:22
请问,901、903A各自使用的4台柴机,是中速还是低速的??
转速500-600rpm的低速机(中低速)PC系列
TATP
发表于 2023-9-23 09:06
lfl200888 发表于 2023-9-19 22:52
你写的是机械功率,我写的是电功率。柴油机发电还分几种功率,有备用功率和常用功率之分,转速种发电频 ...
查了一下MTU20V4000陆上发电型号是能到3.25MW的
中压直流的发电机组,燃机发电额定转速3600rpm?高速柴机发电额定转速1800rpm?
舰船综合电力20MW、4MW级中压整流发电机
额定输入电压:DC 4000V;
额定输入电流:DC 5300A;
额定输出电压:AC 2400V;
额定输出电流:AC 670A;
额定输出频率:2~20Hz;
额定功率:20 MW
体积功率密度:1.12 MW/m3
重量功率密度:1.33 MW/t
效率:≥98.6%
在国内首次研制出20MW级电力推进模块,解决了长期制约我国舰船动力平台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变频器功率密度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1)提出了一种多套、多相、多电平、分布式的20MW级推进方案,解决了工作电压高、输出功率大、开关管应力高等技术难题,效率和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
(2)提出了一种数据源可切换式高速光纤环网通信拓扑和相应的高性能同步方法,解决了同步误差的累积问题,同步精度达到8ns。
(3)提出了一种推进变频器用载波型脉宽调制策略,解决了多节点分布式控制中脉宽调制的复杂时序精确控制难题,扩展了输出电压电流谐波频谱,降低了特征谐波幅值,从而使系统低速性能好、空气噪声和机械振动小。
(4)提出了一种考虑三次谐波做功的十五相20MW级推进电机转子磁场定向闭环控制策略,实现了转矩、励磁和零序电流的独立解耦控制,提高了推进电机的动静态性能。
(5)提出了针对舰船应用特点的多相无缝切换与冗余控制策略,满足了各种工况下推进分系统的控制性能要求,提高了舰船的机动性和生命力。
课题组应用了中压大容量多相电力电子装置集成设计技术、分布式硬件及软件设计技术、全数字化控制和全光纤式系统保护技术、高性能闭环控制技术、推进分系统集中监控技术等十余项关键技术,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十五相24MVA推进变频器,该装置由三套相同的独立通道组成,每个通道为新型感应推进电机的五相绕组供电,独立构成一个柜体。每个通道主要包括二极管组件、制动单元、逆变单元、输出滤波装置、水冷装置、检测装置、控制装置等设备构成。推进变频器采用基于动态数学模型的矢量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转矩及电流内环、转速外环的闭环控制,将直流电能变换为驱动推进电机所需的变频交流电能。
技术状态
小批量生产、工程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投入需求
3000万元
看起来这个配套的还是先进感应电机而不是永磁电机,我看国内论文说现在搞出来的是一代半舰船综合电力
我国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研究进展
付立军,刘鲁锋,王刚,马凡,叶志浩,纪锋,刘路辉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综合电力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33
一代半舰船综合电力系统及其研究进展
我国舰船原动机性能落后国外,尤其是大档
燃气轮机可选机型少、调速性能落后于国外。如
果跟踪模仿发达国家中压交流综合电力技术路
线,将使得不同类型原动机带动的发电机组因功
率等级和调速性能差异大而难以并联稳定运行,
严重制约了我国综合电力系统的发展。为此,海
军工程大学舰船综合电力技术重点实验室于
2003年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中压直流综合电力技
术路线,采用二代综合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为一
代综合电力系统分系统设备供电,构成一代半舰
船综合电力系统,开展了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基础
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在设备层面,研制了高功
率密度燃气轮机发电模块和柴油机发电模块、中
压直流输电模块、高转矩密度推进模块、直流区域
配电模块;在系统层面,先后攻克了一代半舰船综
合电力系统的电网结构理论、系统模型与仿真、并
联机组功率均分、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系统分
层协调保护、系统接口设计以及高功率瓶颈技术,
完成了一代半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集成和性能
试验。下面从系统层面介绍一代半舰船中压直流
综合电力系统的主要难点和解决方法。
orser
发表于 2023-9-23 09:55
找重点的说:20MW电力推进模块,为啥一直强调是电力推进,这个不能用来统筹综合电力能源系统吗?先进感应电机,一代半。综合这三点信息,所以不是很满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后才上舰?
evereachyu
发表于 2023-9-23 10:26
TATP 发表于 2023-9-19 18:27
这方案054B就可能啊,4台CS16V270柴油机通过减速齿轮箱机械驱动加两台小功率电机
高速柴油发电机组总输 ...
根据目前最新图片,已经没有第二组垂发的可能。
guankan
发表于 2023-9-23 12:00
本帖最后由 guankan 于 2023-9-23 12:03 编辑
orser 发表于 2023-9-23 09:55
找重点的说:20MW电力推进模块,为啥一直强调是电力推进,这个不能用来统筹综合电力能源系统吗?先进感应电 ...
这个是子系统,全电系统的推进部分。除了20兆瓦,还有10兆瓦,5兆瓦,未来还可能有18兆瓦,36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