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浩汉网

楼主: onepiec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号战略核潜艇(SSBN-826)举行安放龙骨仪式

  [复制链接]

2

主题

1339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141#
发表于 2022-6-8 00: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dive 发表于 2022-6-8 00:12
大直径可以更从容地塞大型浮筏/舱筏隔振
桁架结构整舱浮筏隔振(凯旋级用这个,还有电推)


hi,这是我用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即可获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OOjFHzp22abfmJYUj83zQ?pwd=6xa1
提取码:6xa1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4的分享

那你看看09IV舱室的划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40

帖子

1万

积分

师长

Rank: 9Rank: 9Rank: 9

142#
发表于 2022-6-8 0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ive 于 2022-6-8 01:19 编辑
** 发表于 2022-6-8 00:54
hi,这是我用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即可获取。
链接:https://pan.baidu. ...

谢谢

原来09IV后辅是单独一个舱

对比一下凯旋 尺寸差不多(138*12单壳;09IV137*12双壳)动力段短了好多







09IIIB后辅和主机之间这道白色的应该是普通舱壁吧,耐压舱壁用那个橙褐色的表示 (咸鱼上动态显示卖了五条这个)。之前在一个被封了的003核党群里看到的泵喷09IVB模型,后辅和主机之间也是用这个白色舱壁分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39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143#
发表于 2022-6-8 02: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dive 发表于 2022-6-8 01:14
谢谢

原来09IV后辅是单独一个舱

凯旋级耐压艇体直径最大是12.5米/41英尺,法国K15压水堆采用一体化布置形式,具备非常强大的自然循环能力,一回路不开冷却剂主泵自然循环比率可达49%,核潜艇采用一体化布置形式的压水堆动力舱段占用空间体积小而非常紧凑,艇长138米就实现装载16枚SLBM发射筒,再看英国和美国基于分散布置提高的紧凑布置形式PWR2和S8G压水堆在前卫级和俄亥俄级占用堆舱动力舱段空间体积是多么庞大冗长,前卫级全长150米装载16枚SLBM,俄亥俄级全长170米装载24枚SLBM,美英SSBN采用紧凑布置形式压水堆占据动力舱段空间冗长装载SLBM空间利用率显然不如凯旋级采用一体化布置形式压水堆占用动力舱段空间体积小而紧凑装载SLBM空间利用率高
K15压水堆热功率150MW配套汽轮机组输出推进轴功率30.5MW,这推进转换效率在世界先进型号战略核潜艇当中足以排进前三甚至排上第一名
如果以高卢香水鸡的凯旋级为蓝本搞24筒SLBM,艇长也就再增加十几米不到20米就够了
再看09IV艇长137米只装载12枚SLBM,空间利用效率不如凯旋级,09IV反应堆没记错的话是采用紧凑布置形式,配套汽轮机组推进输出轴功率也不如凯旋级高,所以09IV水下排水量只有11500吨,非耐压轻质外壳最大宽度12米,耐压壳直径最大约9.6米,凯旋级水下排水量14335吨,耐压壳直径最大12.5米/41英尺,足以看出09IV相比凯旋级在各个方面上的落后
09IV第一分段是首端和鱼--雷舱,第二分段是指挥舱和居住生活舱,第三分段是前辅机舱和导-弹舱,第四分段是核反应堆和后辅机舱,第五分段是主机舱和轴系尾舱和尾端,09IV从艇首到艇尾舷间液舱一共布置约10个主压载水舱,中部还有1个速潜水舱和2个调整水舱,艇首和艇尾还有航行平衡水舱

嗯,舱壁你说的没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39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144#
发表于 2022-6-8 03: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ATP 于 2022-6-8 10:03 编辑
dive 发表于 2022-6-8 00:12
大直径可以更从容地塞大型浮筏/舱筏隔振
桁架结构整舱浮筏隔振(凯旋级用这个,还有电推,138米长,12米 ...


971和885以及955的汽轮机组推进输出轴功率数据,你有信息来源么?我看国外来源很多写的4.3万马力,也有个别称5万马力输出轴功率的说法

885和885M的艇长数据你怎么看,我测量水线长度分别是133米和129米左右,并没有缩短10米,如果885水下排水量13800吨,885M水下排水量应该比885轻数百吨吧

971和885都是经典小分舱结构设计,保证一舱或相邻两舱破损浸水不沉的大储备浮力,不过小分舱分的太细结构对于总体布置安装大型整体式舱段设备还是不利,室内船台总装车间小分舱结构安装设备耗费工时也长,小分舱结构紧凑布置或半一体化布置反应堆和轮机辅机舱段不容易做的紧凑,动力舱段占用体积空间艇体长度偏大,凯旋级单壳体结构大分舱设计一体化布置形式的反应堆和轮机辅机舱段整体就做的非常紧凑,动力舱段占用体积空间艇体长度很小,虽然凯旋级大分舱结构的设计有破损浸水生存能力低的质疑,但也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9

帖子

3603

积分

副团长

Rank: 5Rank: 5

145#
发表于 2022-6-8 07: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seele01 发表于 2022-6-6 18:11
首先  法国人已经用上m51和tn0了
第二  法国人没有打13500km的需求
你不会以为就你知道齐奥尔科夫斯基 ...

别尬吹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9

帖子

3603

积分

副团长

Rank: 5Rank: 5

146#
发表于 2022-6-8 07: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pighead01 发表于 2022-6-7 12:20
从艇和弹的技术水平上说差了一代都是给面子了~~~~~~~~

你该补钙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17

帖子

3117

积分

副团长

Rank: 5Rank: 5

147#
发表于 2022-6-8 10:45 | 只看该作者
重感情的人 发表于 2022-6-8 07:32
别尬吹了。。。。。

但法国人真的用上m51和tn0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9

帖子

3603

积分

副团长

Rank: 5Rank: 5

148#
发表于 2022-6-8 12: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seele01 发表于 2022-6-8 10:45
但法国人真的用上m51和tn0了()

那又怎么样,和巨浪2a巨浪3比起来就是渣渣
回复 支持 0 反对 3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40

帖子

1万

积分

师长

Rank: 9Rank: 9Rank: 9

149#
发表于 2022-6-8 13:12 | 只看该作者
TATP 发表于 2022-6-8 03:28
971和885以及955的汽轮机组推进输出轴功率数据,你有信息来源么?我看国外来源很多写的4.3万马力,也有 ...

09551 堆热功率190兆瓦 1台50000马力汽轮机  《紊乱的北风》施展 舰载武器军事评论2016.12B
885 堆热功率190兆瓦 1台50000马力汽轮机 《迟来二十年的第四代SSN——俄罗斯“亚森”级多用途核潜艇全解析》北方机械制造生产联合体博文
971 首艇堆热功率150兆瓦 1台50000马力汽轮机 后续艇堆热功率190兆瓦 汽轮机改进型马力应该还是一样(和09551同型汽轮机)   《冷豹无声》北方机械制造生产联合体博文

数据都是北方机械制造生产联合体,他是毛艇大拿,买了很多毛语书籍,可信度高

885M和885我没量过,看别人截的卫图感觉是没有差到10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912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7Rank: 7Rank: 7

胜利勋章

150#
发表于 2022-6-8 17:11 | 只看该作者
重工业体系还是有欠缺,大直径弯板技术也要开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1185

帖子

7420

积分

旅长

Rank: 7Rank: 7Rank: 7

151#
发表于 2022-6-8 18:29 | 只看该作者
重感情的人 发表于 2022-6-8 12:27
那又怎么样,和巨浪2a巨浪3比起来就是渣渣

六发100kt等效百万吨是1.2927百万吨
一发650kt等效百万吨是0.7504百万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1185

帖子

7420

积分

旅长

Rank: 7Rank: 7Rank: 7

152#
发表于 2022-6-8 18:32 | 只看该作者
SSBN+SLBM只是成千上万种落地后反击的一种选择,对于我国来讲,就算有安静的SSBN,50+安静的SSN,这玩意也没有性价比
不缺钱的情况下可以搞
如果要飚弹头数量的话,这玩意还是靠边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3698

帖子

3万

积分

军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153#
发表于 2022-6-9 01: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TATP 发表于 2022-6-7 23:28
苏联在671PT/PTM开始应用减振降噪措施在667BDRM上正式应用双层隔振装置,但是空间受限非常紧凑减振措施降 ...

美式单壳大分仓是冷战背景下的产物,加上它那得天独厚的水文条件。
但是事物发展是动态的,对于潜艇这种大型复杂武器,不必刻意追求极端的成本、制造周期等指标。
俄罗斯那个新潜艇我看过图,部分舱段双壳之间有大约十几公分的间隔,这个跟所谓单壳差不多,俄亥俄的单壳外面其实也是有一层壳的,并非耐压壳直接裸露。所以俄罗斯那个能算是混合壳。
美式单壳我还是觉得太极端了,为了战士的宝贵生命安全考虑,我觉得混合壳是最优解,大分仓那个实在过于极端,简直是不留后路。
至于最终什么样,我们还是等八股揭秘吧。

另外,战略导-弹的“速燃”,是可以通过提高一定燃速来缩短上升段时间的,这个对抗反导的办法二十多年前是很热门的,那时咄咄逼人的美国反导系统对我们压力巨大,所以我怀疑31ag应该就是这种设计,提高一定燃速是极有可能的。何况我国在高能、高比冲固体燃料方面的成就,不是法兰鸡能比的。你说凯旋总体设计领先094我信,但是法国的静音方面却没什么独到技术,还有法国几十年前很有一套的水声技术,这二十多年也是没有任何新的消息,再加上发展的眼光看,以及总体值班数量,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我们垫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39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154#
发表于 2022-6-9 03: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ATP 于 2022-6-9 04:07 编辑
NS-37 发表于 2022-6-9 01:02
美式单壳大分仓是冷战背景下的产物,加上它那得天独厚的水文条件。
但是事物发展是动态的,对于潜艇这种大 ...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速压强指数听没听说过?你最好还是先找本基础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教科书先看看再来谈速燃火箭设计吧,不然都是道听途说对速燃火箭错误的认知让我一个一个纠也够累的,不管将来发展固体火箭发动机成什么样又或者速燃设计还是其它设计基础原理教科书最会说话教人
直接复制粘贴教科书内容
燃速数学表达公式:u=a*p^n,式中,u为推进剂线性燃速;a为燃速系数;p为燃烧室压强(Pa);n为燃速压强指数。公式可以表达固体推进剂一般的燃速规律,说明推进剂的线性燃速受燃烧室压强影响为指数变化关系。
速燃火箭设计要求实现很高的u值,那么p值即燃烧室压强就一定会非常非常高,MX第一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燃速10.16mm/s(6.86MPa下测得),燃烧室平均工作压强9.65MPa,最高压强12.8MPa,D5第一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燃速11.7mm/s(7.9MPa下测得),平均工作压强9.37MPa,最大压强10.14MPa,燃速这一参数和燃烧室药柱截面肉厚推进剂质量等其它参数又会反过来制约影响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真正的速燃火箭燃烧室压强至少都在十几MPa以上,燃速都高的吓人,最新的速燃设计甚至达到30MPa,要问说火箭要搞速燃设计原因首先得回答火箭发动机工程师为什么设计速燃这一问题,速燃火箭设计出来最大意义主要目的是在于实现极高的导-弹加速度,举例某型号反导导-弹发动机采用速燃固体火箭设计实现火箭发动机关机时60个g的高加速度用于拦截机会窗口时间很短的弹道导-弹,速燃火箭设计目的意义可不是你狭想的就只是单纯为了缩短燃烧时间而已,速燃带来的弊端就是极高的燃烧室压强对火箭发动机材料承力壳体结构和推进剂燃速压强指数都提出了极高要求,过高的燃速和燃速压力指数会导致燃烧室压强工作不稳定燃烧严重损坏火箭发动机的壳体结构甚至爆炸,速燃设计带来了极高的加速度因此必须加强弹体结构强度,否则导-弹发动机结构特别是级间段结构承受不了速燃设计带来的极高加速度载荷就会发生弹体断裂事故,因此速燃设计的火箭无一例外运载投掷能力小的可怜,基本只适合作为高加速反导拦截用火箭发动机为适应弹道导-弹拦截极短的时间窗口机会

至于东风31A(G),四院关于DF31A固体火箭发动机与世界洲际战略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对比的论文都被发在道客巴巴,DF31A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比起MX落后的不是一点,你还扯什么速燃呢,AG这个编号连B都不是就决定了AG只是在A的基础上进行TEL无依托发射集成改进,要是速燃设计火箭发动机全部都要重新设计壳体材料承力结构推进剂燃烧室内弹道,早赋予新型号了,没事别瞎想瞎猜,有时间有空多看书学基础知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39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155#
发表于 2022-6-9 04: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ATP 于 2022-6-9 16:16 编辑
NS-37 发表于 2022-6-9 01:02
美式单壳大分仓是冷战背景下的产物,加上它那得天独厚的水文条件。
但是事物发展是动态的,对于潜艇这种大 ...


法国的水声技术在欧洲足以排进前三,在凯旋级换代艇SLNE-3G应用法国最新的水声技术成果,凯旋级装备一体化布置形式的压水堆,堆舱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反应堆自然循环能力强一回路噪声低,蒸汽发生器作为反应堆一回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为蒸汽涡轮机提供蒸汽热能,蒸汽涡轮机把蒸汽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用以带动主交流发电机发电,两台涡轮机分别驱动两台主交流发电机发电,一共四台主交流发电机。两台主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用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工作向艇内所有电子设备供电;另外两台功率最大的主发电机将产生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后供给推进电动机以单轴形式驱动泵喷推进器工作,K15压水堆热功率150MW输出轴功率30.5MW效率很高,电力推进噪声低
除了应用桁架式结构大型整体式舱段浮筏减振装置控制机械轴承回路管道气液流动等设备噪声源,凯旋级控制系统还设有动力装置各部件噪音频率特性数据“数-模变换器”,噪音的频谱特性以图表的方式在指挥舱监视屏幕直接反映数据出来,方便艇员查找异常噪声来源和系统设备故障
所以你究竟是如何得出的“法国核潜艇的静音方面却没什么独到技术”这么出口成大论堂而皇之大言不惭的?多看书多收集资料学习再多讨论好吗?09IV要是做到凯旋级的噪声水平土鳖做梦都要笑醒了,法国是在美英之后第三个开发出泵喷推进器技术并且装艇使用的国家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40

帖子

1万

积分

师长

Rank: 9Rank: 9Rank: 9

156#
发表于 2022-6-9 1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ive 于 2022-6-9 12:25 编辑
NS-37 发表于 2022-6-9 01:02
美式单壳大分仓是冷战背景下的产物,加上它那得天独厚的水文条件。
但是事物发展是动态的,对于潜艇这种大 ...

法国的静音独到技术就是桁架式隔振
国内研究桁架式隔振的文都得提到法国凯旋









国内潜艇静音大拿何琳写文都得提到凯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39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157#
发表于 2022-6-9 13: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ATP 于 2022-6-9 16:09 编辑
NS-37 发表于 2022-6-9 01:02
美式单壳大分仓是冷战背景下的产物,加上它那得天独厚的水文条件。
但是事物发展是动态的,对于潜艇这种大 ...

“部分舱段双壳之间有大约十几公分的间隔”?
肉眼研判显示屏幕示意线图上的双壳体舷间距离?
我可以直接告诉你,苏俄从971核潜艇开始到885/955核潜艇耐压壳直径最大10.9米-11米(36英尺),885指挥舱轻质非耐压外壳宽度13米+,955导-弹舱轻质非耐压外壳最大宽度在13米多,而且955最早3条艇就是直接用未完工或退役的3条971核潜艇拆解下来的首端尾端艇体建造的,因为955最早3条艇建造之时俄罗斯国内没有满足核潜艇要求的高强度钢材生产厂家,因为苏联解体时核潜艇高强度钢材生产厂家都在乌克兰
俄亥俄是典型的首尾压载水舱全中段单壳体结构形式在上方附加一段通长非耐压建筑包覆双排连续并列大直径垂直发射筒盖板开口启闭机构,这不叫混合壳体
采用混合壳体结构的典型案例如鲟鱼级核潜艇,鲟鱼级核潜艇只有轮机舱是采用双壳体结构,反应堆舱指挥舱尾舱都采用了单壳体结构,鲟鱼级核潜艇采用混合壳体结构,在其它舱段采用单壳体结构却只在轮机舱段采用双壳体结构,内部耐压艇体空间利用效率不如单壳体,而且难以在双壳体结构耐压艇体直径明显缩小的轮机舱狭小空间内布置大型整体式浮筏安装减振降噪设备,而储备浮力又不如双壳体高,属于是不上不下不伦不类的设计还增加施工时间和耗费建造成本,因此从SSN688开始美帝认为核潜艇应该追求水下快速性和高战术静音航速安静性,下定决心彻底转变核潜艇壳体结构设计,实现全中段单壳体结构加首尾压载水舱
同等耐压壳直径和耐压水密艇体空间,双壳体结构潜艇水下排水量要比单壳体结构潜艇的水下排水量多出大约20%,这就造成双壳体结构潜艇比单壳体结构潜艇拥有更大的湿表面积和更大的主动声呐反射截面信号强度,因此在拥有同等耐压壳直径和耐压水密艇体空间情况下双壳体结构相比单壳体结构拥有更大的声呐反射信号,在敌方反潜兵力搜索跟踪下更加容易暴露,拥有更高的暴露概率从而招致连续不断的反潜攻击
在今天最先进的轻型反潜鱼--雷面前,传统双壳体结构的舷间液舱布置压载水舱带来的大储备浮力设计的生存率越来越低,现在西方强国早已普遍用MU90/MK54这些先进轻型反潜鱼--雷取代过去A244S/MK46这种几十年前老旧型号鱼--雷,先进轻型反潜鱼--雷采用声呐自导双平面连续跟踪模式,能够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发射不同波形的波束,主动声自导作用距离最大达到1700米,被动声自导作用距离最大达到2500米,声呐基阵52个按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各自排列的换能器压电元器单元以及声呐系统发射机拥有更加强大的发射功率能够提供窄波束扫描连续精密探测跟踪,显著提高轻型反潜鱼--雷在不同深度海域(深海大洋和浅水近岸海域)搜索探测跟踪声信号目标的声自导性能,先进声自导发现目标后命中概率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在一定距离上一旦被声自导捕获单纯依靠艇的水下航速机动能力很难摆脱
今天先进轻型反潜鱼--雷都装有PBXN高能量爆破装药,声呐自导侧瞄基阵精准定位实现轻型反潜鱼--雷垂直定向命中艇体表面击破双壳体轻质非耐压外壳时,同时产生水下爆炸连续聚能战斗部完全可以击穿并且摧毁双壳体舷间结构,同时爆炸后带有强烈的射流效应造成双壳体结构舷间液舱压载水舱大量破损无法排水上浮工作以及耐压艇体大量进水难以挽回的破坏性后果
可以说MU90/MK54这样的先进轻型反潜鱼--雷设计目标之初就是包括如何对抗苏俄双壳体舷间液舱结构大储备浮力设计,实现击穿破坏双壳体结构舷间液舱压载水舱耐压艇体使得压载水舱和耐压艇体表面出现大量破损,压载水舱和耐压艇体出现大量缺口的严重破损失去排水工作能力,最终耐压艇体的破损缺口因为射流效应大量进水而双壳体结构舷间液舱压载水舱同样出现大量缺口严重破损致使潜艇无法做到快速排水紧急上浮导致最后沉没,同时现在的先进轻型反潜鱼--雷为了适应能在不同深度海域作战(深海大洋和浅水近岸海域环境背景下)优化提高声自导搜索探测声信号目标跟踪性能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2965843
鲣鱼级和长尾鲨级还有鲟鱼级一样都采用混合壳体结构形式,首端居住舱鱼--雷舱还有轮机舱采用双壳体结构、指挥舱反应堆舱辅机舱尾端采用单壳体结构
鲟鱼级鱼--雷舱挪到指挥舱下面合并为一个舱,鲣鱼级的艇首发射管鱼--雷舱布局改为鲟鱼级的鱼--雷舱在指挥舱下两侧布置发射管后移肩部肋下开口,鲟鱼级首端居住舱还有轮机舱还是双壳体结构
http://www.hisutton.com/Single-versus-Double_Hull.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596

帖子

9473

积分

副师长

Rank: 8Rank: 8

158#
发表于 2022-6-9 14:43 | 只看该作者
NS-37 发表于 2022-6-7 12:16
潜射导-弹只是战略威慑的一小部分,更可靠的是公路机动与井射弹,ssnb保持一定存在就可以了,所以很可能是 ...

美帝貌似不这么看哦
他们不重视陆基的。
您想一下,民兵都多少岁数了,估计妥善率就是个笑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24

帖子

4674

积分

贵宾

Rank: 7Rank: 7Rank: 7

战略理论研讨

159#
发表于 2022-6-9 21:25 | 只看该作者
美帝家里的造船厂,都是靠军品养着的“制造业遗产”了……前景堪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浩汉网 ( 沪ICP备15023160号 )

GMT+8, 2025-9-17 06:45 , Processed in 0.16985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技术支持:浩汉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