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浩汉网

楼主: onepiec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号战略核潜艇(SSBN-826)举行安放龙骨仪式

  [复制链接]

1

主题

2731

帖子

1万

积分

师长

Rank: 9Rank: 9Rank: 9

121#
发表于 2022-6-7 20:04 | 只看该作者
pighead01 发表于 2022-6-7 18:08
目前不清楚巨浪2a的具体情况,有说继续单弹头的,有说换了pbv 4弹头的~~~即使是后者也落后于英法水准,勉 ...
一目了然???
       龟背可不是判断一艘战略核潜艇是否先进的依据。事实上龟背对战略核潜艇航速和静音方面的影响并没有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大。
      严格来说,俄亥俄,哥伦比亚和前卫都是有龟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4469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122#
发表于 2022-6-7 2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ighead01 于 2022-6-7 20:40 编辑
魔刀2 发表于 2022-6-7 20:04
一目了然???
       龟背可不是判断一艘战略核潜艇是否先进的依据。事实上龟背对战略核潜艇航速和静音 ...

你对比下凯旋就知道了~~~仅比094重30%导-弹携载量却也高30%同时基本消除了龟背,这难道不是代差级的水平?我知道龟背的影响没看起来那么夸张,但是技术进步总是趋于完美的~~~要不8爷和j20都是3角翼加细长机身,怎么一个是2代一个是4代?~~~~~~外型细节本身就体现了水平差距~~~~~~我确实觉得凯旋级很不错,我一直主张的战略战术潜艇合一思路,凯旋可以作为高端解决方案(低端方案就是7000吨级的围壳发射方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39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123#
发表于 2022-6-7 20: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NS-37 发表于 2022-6-7 09:17
这个我是不乐观,我国近海大片水深不到一百米的浅海大陆架水域,美国拥有质量与数量双重优势核潜艇队伍,人 ...

亚龙湾基地往东南方向永兴岛(距离亚龙湾三百公里)航行一百公里水深就超过600米,完全适合大吨位战略核潜艇活动,配合海底声呐阵列水面舰艇空中飞机反潜兵力以及攻击型核潜艇前出清扫可以驱离敌反潜飞机和敌攻击型核潜艇,我国核潜艇在未来十几年后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可以至少达到美国的一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063

帖子

9663

积分

副师长

Rank: 8Rank: 8

124#
发表于 2022-6-7 20:17 | 只看该作者
TATP 发表于 2022-6-7 20:10
亚龙湾基地往东南方向永兴岛(距离亚龙湾三百公里)航行一百公里水深就超过600米,完全适合大吨位战略核潜 ...

看你比较客观实际,为何还是在数量上无法超过对美50%的思想钢印,为何不能跟美国平起平坐,建造12艘096很难吗?如果GDP一致为何还要为美国的一半,你还是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信,对美七成论的观点该消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063

帖子

9663

积分

副师长

Rank: 8Rank: 8

125#
发表于 2022-6-7 20:19 | 只看该作者
TATP 发表于 2022-6-7 20:10
亚龙湾基地往东南方向永兴岛(距离亚龙湾三百公里)航行一百公里水深就超过600米,完全适合大吨位战略核潜 ...

对美国最好的攻击地点是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战略核潜艇在战术核潜艇的配合下悄悄摸到攻击阵位,形成真正的远海巡逻,所谓的堡垒海区根本做不到,特别是周边国家都是美国的潜在盟友情况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3063

帖子

9663

积分

副师长

Rank: 8Rank: 8

126#
发表于 2022-6-7 20:23 | 只看该作者
Cryptograph 发表于 2022-6-7 11:41
6艘ssbn够干啥, 现在都不止这个数
都知道ssbn是用来构建战略态势的, 没人指望这东西真的被使用
所以艇 ...

这个观点合理,通过建造大量SSBN来增加美国的海军反潜压力,然后派出一只规模庞大的攻击性潜艇部队,把战线往外推,具备海外破交美帝的可能,从而减轻咱们海军正面的压力,在美帝还没反应过来时,摧毁美国盟友的海军机动部队,迫使美海军分兵应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059

帖子

8035

积分

副师长

Rank: 8Rank: 8

127#
发表于 2022-6-7 20:38 | 只看该作者
TATP 发表于 2022-6-7 18:53
现在有哪个型号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速燃的?侏儒和M51都不是,稍微懂点火 ...

兄弟的帖子很有养分, 就是标点太少了,无数的长句子读起来要憋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39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128#
发表于 2022-6-7 21: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NS-37 发表于 2022-6-7 09:08
也不仅仅是习惯问题,我国周边海域水文环境来看,大储备浮力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水文环境不利因素太多了,双 ...

双壳体结构舷间液舱轻质非耐压外壳与耐压壳间距至少在1.2米以上,一般至少要在1.4米-1.6米,
667BDRM耐压壳直径9.7米,轻质非耐压外壳最大宽度11.7米
双壳体结构的设计特点不只有大储备浮力,还有双壳体结构必然带来小分舱密封水面不沉性水下抗沉性设计,小分舱设计在任意相邻两舱破损浸水后密封舱室,本身虽然对维持潜艇耐压舱室进水后的生存性有一定帮助,但双壳体必然带来的小分舱结构设计是不利于总体大型设备特别是大型整体式舱段减振降噪设备布置的,美帝经验认为只有耐压壳直径大于32-33英尺的水下排水量7000吨级单壳体结构的核潜艇才有空间条件布置大型减振降噪设备,美帝向来看贬671和09III的噪声水平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认为671和09III9米级耐压壳直径布置的减振降噪措施有限不足以布置完善的大型整体式舱筏减振降噪设备,而耐压壳直径要扩增到10米以上还要继续采用双壳体结构设计的话,水下排水量必定会大幅超过SSN688和SSN774,如果单壳体结构核潜艇和双壳体结构核潜艇的核动力舱段主要舱段耐压壳直径一定耐压空间基本相同的同时反应堆热功率和汽轮机组输出轴功率大致相同,那么由于同等耐压壳直径双壳体结构核潜艇舷间液舱压载水舱携带比单壳体结构核潜艇压载水舱更多的水导致造成同等耐压壳直径双壳体结构核潜艇比单壳体结构核潜艇更大的水下排水量,双壳体结构核潜艇水下快速性/水下机动性/航速都不如同等耐压壳直径的单壳体结构核潜艇,双壳体结构形式设计唯一相对于单壳体结构核潜艇的优势是容易在10-11米耐压壳直径时实现长宽比7-9的最佳优化水动力性能,单壳体结构核潜艇在10米-11米耐压壳直径时由于没有双壳体结构形式的舷间液舱为了加装布置更多减振降噪艇电设备往往采取拉长水滴型艇体长度的设计使长宽比达到11左右恶化了水下机动性,然而随着SSN回归大洋双层鱼--雷舱武器装载携带提升潜反潜火力作战未来发展SSN耐压壳直径增大到12米/40英尺及其以上,SSN21以及未来的SSN-X都能实现在艇体耐压壳直径最大在12米以上时取得艇体线型8.825的长宽比优化水动力性能

SSN22在南海发生撞击事故紧急上浮经历调查报告表明即便是单壳体结构面临撞击事故的紧急情况下通过配备使用**产生气体爆破的高压/低压应急吹除压载水舱系统仍能实现单壳体结构核潜艇的快速紧急情况上浮,从而挽回潜艇和人员,而且由于单壳体结构压载水舱的数量少储备浮力小,压载水舱携带的水比双壳体更少,在紧急上浮**高压爆破吹除时同等流水孔开口面积的单壳体结构核潜艇比同等流水孔开口面积的双壳体结构核潜艇更容易实现快速紧急上浮和下潜,换言之双壳体结构核潜艇需要布置更多流水孔开口才能满足水的快速进出上浮下潜,而在双壳体结构轻质非耐压外壳的艇体表面布置更多的流水孔开口显然会影响艇体表面流场,双壳体结构轻质非耐压外壳的艇体表面布置更多流水孔开口在核潜艇水下中高速航行时会产生较大的流噪声,限制了核潜艇战术静音航速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设计可开闭式盖板流水孔来弥补解决这一问题,但可开闭式盖板流水孔装置本身也增加了压载水舱系统上浮下潜的复杂性和可靠性问题,如果在核潜艇上浮或下潜过程中流水孔的可开闭式盖板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那就有可能发生水不能及时流出或流入压载水舱导致核潜艇快速上浮或紧急下潜过程中核潜艇的姿态重心失稳甚至直接倾覆的严重事故,同时流水孔盖板的开启关闭驱动机械结构也容易产生机械噪声影响核潜艇自身降噪安静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39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129#
发表于 2022-6-7 21: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lxh1088 发表于 2022-6-7 20:38
兄弟的帖子很有养分, 就是标点太少了,无数的长句子读起来要憋死人

最近事多,很多回复内容直接复制粘贴了俺以前在别的论坛的回答了,将就着讨论吧,反正不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3698

帖子

3万

积分

军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130#
发表于 2022-6-7 21: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TATP 发表于 2022-6-7 21:08
双壳体结构舷间液舱轻质非耐压外壳与耐压壳间距至少在1.2米以上,一般至少要在1.4米-1.6米,
667BDRM耐 ...

你科普的有道理……
但是我总觉得,双壳给人的安全感更强一些,这对于艇员的心理状态更有例。
再就是美国研究的安装大型减震措施的最小尺寸,这个真不一定是普世的真理,苏系减震浮筏似乎没这个说法。
不过我觉得,混合壳体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大储备浮力、抗沉性指标都是很有道理的,美式潜艇大分仓、小储备浮力太极端了。
从历史上看,苏/俄潜艇事故比美国多多了,但是人员损失以及团灭却比美国少,说明俄式思路还是很有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3698

帖子

3万

积分

军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131#
发表于 2022-6-7 21: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TATP 发表于 2022-6-7 20:10
亚龙湾基地往东南方向永兴岛(距离亚龙湾三百公里)航行一百公里水深就超过600米,完全适合大吨位战略核潜 ...

这种合适的地方太少了,很容易被人守株待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3698

帖子

3万

积分

军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132#
发表于 2022-6-7 21: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pighead01 发表于 2022-6-7 20:08
你对比下凯旋就知道了~~~仅比094重30%导-弹携载量却也高30%同时基本消除了龟背,这难道不是代差级的水平 ...

凯旋真不是什么先进设计……
对导-弹要求低一些,只追求载弹量与射程,当然可以做的短一些。
法兰鸡的**就是一坨翔,它的导-弹不可能比巨浪2改型更先进。
还有,你确实有些以貌取人的思维,对于ssnb来说,龟背有影响不假,但没你认为的那么大,总是有办法解决综合噪音水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3698

帖子

3万

积分

军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133#
发表于 2022-6-7 21: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TATP 发表于 2022-6-7 18:53
现在有哪个型号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速燃的?侏儒和M51都不是,稍微懂点火 ...

此速燃非彼速燃!
怎么可能达到拦截弹那种程度?
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拦截系统,上世纪末期,速燃压缩脆弱的上升段时间,这就是一种肯定的路线。
当时面对美国那么大反导系统的压力,走速燃路线有什么好奇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731

帖子

1万

积分

师长

Rank: 9Rank: 9Rank: 9

134#
发表于 2022-6-7 21: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pighead01 发表于 2022-6-7 20:08
你对比下凯旋就知道了~~~仅比094重30%导-弹携载量却也高30%同时基本消除了龟背,这难道不是代差级的水平 ...

J20的气动外形能和J8址到一起?好吧,你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39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135#
发表于 2022-6-7 22: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NS-37 发表于 2022-6-7 21:30
此速燃非彼速燃!
怎么可能达到拦截弹那种程度?
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拦截系统,上世纪末期,速燃压缩脆弱 ...

难不成速燃还有两个定义了?那你说说看有哪个型号的ICBM/SLBM是速燃火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39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136#
发表于 2022-6-7 22: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ATP 于 2022-6-7 22:48 编辑
NS-37 发表于 2022-6-7 21:25
凯旋真不是什么先进设计……
对导-弹要求低一些,只追求载弹量与射程,当然可以做的短一些。
法兰鸡的** ...


法国正在研制开发的凯旋级SSBN后续艇下一代SNLE-3G计划配装M51潜射弹道导-弹系列的最新型号M51.4,起飞重量至少56吨,携带6枚-12枚TNO核弹头,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关机点速度对应射程可达8000公里-11000公里,碳纤维壳体+NEPE推进剂+减阻杆,兼顾水下航行空中飞行的流线型整流罩和无尾罩设计,巨浪二号改进型那个双头罩和防水尾罩如何比得上它?
嘲讽法国也要有点技术知识基础
就凯旋级的K15一体化布置形式的核潜艇动力压水堆,国内2005年可做不出来核潜艇动力压水反应堆热功率150MW输出汽轮机组推进轴功率30.5MW的神器,否则09IV水下排水量早就突破1.2万吨载弹量16枚了

早期资料指出M51全长12米,直径2.3米,发射重量约52公吨;后有资料指出M51.1全长13米,直径2.3米-2.35米,发射重量53公吨-54公吨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39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137#
发表于 2022-6-7 22: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NS-37 发表于 2022-6-7 21:21
这种合适的地方太少了,很容易被人守株待兔

看地图就知道SSBN战备值班巡逻海域大致合理位置,从亚龙湾基地出发朝向东南方航行一百公里水深超过600米,再向东南航行进入南海西沙永兴岛往南航行到南沙三个人工岛礁之间,往东航行穿越巴士海峡后进入关岛以西一千多公里的西太平洋菲律宾海广阔开放水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39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138#
发表于 2022-6-7 23: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ATP 于 2022-6-8 03:08 编辑
NS-37 发表于 2022-6-7 21:21
你科普的有道理……
但是我总觉得,双壳给人的安全感更强一些,这对于艇员的心理状态更有例。
再就是美国 ...

苏联在671PT/PTM开始应用减振降噪措施在667BDRM上正式应用双层隔振装置,但是空间受限非常紧凑减振措施降噪效果有限

双壳体结构大储备浮力必定采用小分舱设计,单壳体结构小储备浮力必定采用大分舱设计,这是潜艇自身耐压水密艇体分舱与非水密压载水液舱决定的关系,大储备浮力追求水面不沉性水下抗沉性跟耐压水密艇体大分舱结构追求布置更多重量大型设备本身就是矛盾的设计,小储备浮力追求水下快速性跟小分舱追求水面不沉性水下抗沉性也是矛盾的设计,不能都兼顾,只能采取其他措施弥补,比如单壳体结构的核潜艇配备**点火爆破高压应急吹除压载水舱在紧急情况下以尾倾仰首抬头的姿态从水下冲向海面实现快速上浮,比如单壳体结构的SSN21/688/774储备浮力小压载水舱容积小使用高压应急爆破吹除系统在紧急情况下短时间内快速吹除排出所有压载水舱的水以尾倾仰首抬头的姿态从水下以高速冲出海面实现快速上浮速度非常快,或者双壳体结构的核潜艇制造更大直径的耐压壳以更大的水下排水量装载更多重量大型设备,比如双壳体结构的971核潜艇轻质非耐压外壳最大宽度13.6米,耐压艇体直径超过10米能布置更多重量大型设备,但是大直径耐压壳继续采用双壳体结构也带来更大的水下排水量和比SSN21更低的航速牺牲水下快速性

https://tieba.baidu.com/p/3175799711
https://3g.163.com/dy/article/FALJFI8U0535ATX9.html?spss=adap_pc
这两篇写的还算可以,885和955总体还是双壳体结构只是在导-弹舱和指挥舱两个舱段采用近似单壳体结构的大直径耐压艇体,实际从整体角度看全艇还应该认为是双壳体结构
单壳体还有一个优势是工时建造周期短,双壳体要耗费更多工时建造耐压艇体外肋骨与轻质非耐压外壳之间的舷间液舱压载水舱,另外大分舱结构有利于在室内船台总装车间一次性安装好模块化预先组装完毕完成度高的整体式集成大型设备,建造消耗工时短施工成本低,而小分舱设计每个分段舱室安装设备很难实现安装模块化预先组装完毕完成度高的整体式集成大型设备,需要在小分舱分段挨个现场组装设备耗费工时长,施工成本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40

帖子

1万

积分

师长

Rank: 9Rank: 9Rank: 9

139#
发表于 2022-6-8 0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ive 于 2022-6-8 00:53 编辑
** 发表于 2022-6-7 23:28
苏联在671PT/PTM开始应用减振降噪措施在667BDRM上正式应用双层隔振装置,但是空间受限,非常紧凑,

双 ...

大直径可以更从容地塞大型浮筏/舱筏隔振
桁架结构整舱浮筏隔振(凯旋级用这个,还有电推,138米长,12米耐压壳)




说点题外的

885搞了9个分舱,I舱不知道是啥应该有住舱会议室之类,II舱上指挥下鱼--雷,III舱前辅机,IV舱居住/医疗等生活,V舱导-弹,VI舱反应堆,VII舱轮机,VIII舱后辅机,IX舱舵机

971反而只有7个分舱,少了导-弹,指挥和居住上下合一舱

09I 7舱 I雷弹-II指挥/居住/会议医疗多功能-III前辅机/厨房--IV反应堆-V后辅机-VI主机-VII离合/舵机/应急推进电机

09IIIB那个模型看着是6,I雷弹-II指挥/居住/会议医疗多功能/前辅机/厨房-III导-弹(中层两侧应该还能布置住舱)-IV反应堆-V后辅机/主机-VI离合/舵机/应急推进电机,094系列前辅机应还是单独为III舱在导-弹舱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958

积分

副营长

Rank: 5Rank: 5

140#
发表于 2022-6-8 00: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中华傲魂 发表于 2022-6-5 18:26
096目前进度不明 全靠猜测

这一块估计还是小步快跑,浪费了好多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浩汉网 ( 沪ICP备15023160号 )

GMT+8, 2025-9-17 04:49 , Processed in 0.17488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技术支持:浩汉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