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浩汉网

查看: 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要比中国先登月,美国真有这本事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副司令

Rank: 12Rank: 12Rank: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1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社交平台上罕见地用中文发声,直言在特朗普任期内,要把美国人重新送上月球,赢下“第二次太空竞赛”;甚至声称“中国企图这次超越我们,但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这番**味十足的话,无异于当众下了一封“战书”,让中美登月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中美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线。美国依赖SLS超重型火箭(“太空发射系统”)、“猎户座”载人飞船,再加上“星舰”改造的登月器,中间还需要多次在轨加注,链条冗长复杂。中国则用两发长征十号重型火箭分头把载人飞船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在轨对接后直接登月,路径简洁明了。起跑早晚未必决定胜负,真正决定成败的,是任务架构的复杂与简洁对比。





登月架构对比


六十多年前,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开创了人类第一次载人登月。它的技术路径其实极为简洁:一枚土星5号火箭,将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整套一次性送入地月转移轨道。3名宇航员中,2人乘登月舱下降到月面,1人留在月球轨道值守,任务结束后再会合返回。这种方案的好处是链路短环节少,风险虽然集中但一目了然。它的缺点同样明显,完全依赖超大运力火箭成本极高,美国最终也只完成了6次登月就偃旗息鼓。


相比之下,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完成首次载人登月,选择的是一种“双箭合体”的方案。一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发射载人飞船“梦舟”,另一枚长征十号发射登月舱“揽月”,两者分别进入月球轨道后完成对接。宇航员由“梦舟”转入“揽月”,实施月面着陆和科学考察,完成任务后再返回并会合,最后由“梦舟”将航天员带回地球。优点在于不需要走美国的老路,建造性价比极低的中国版土星5号超重型火箭,而是由2发技术难度较低成本较低的长征十号分担任务,风险点可控。


美国新一轮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极为复杂。它的主体是SLS大火箭和猎户座飞船,用来把宇航员送到月球轨道。但猎户座并不能直接登月,还需要与另一套登月器对接。换句话说,美国的流程是:1发SLS大火箭送人入轨,星舰在地球轨道接力加注至少需要4至6次,再把登月器推送到月球附近,与猎户座会合后才实施真正的登月。考虑到SLS火箭与猎户座飞船不断跳票,双双成为鸽神,工程节点能否保住很不好说。星舰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试飞刚刚成功,离验证接力加注还早。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简洁清晰,符合当前国力与技术条件;阿尔忒弥斯计划太复杂,政治与商业力量交织,寄希望于仍未完全成熟的体系,但不确定性极高。




进度与风险分析


从时间表看,美国仍然是起跑较早的一方。2022年,SLS大火箭和猎户座飞船已经执行了阿尔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试飞,算是迈出了关键一步。接下来,美国计划在2026年实施阿尔忒弥斯2号,由4名宇航员绕月飞行;2027年前后再执行阿尔忒弥斯3号,让宇航员通过猎户座与星舰登月器对接后,首次重返月球表面。更远一步的阿尔忒弥斯4号、5号,则要依托“月球门户”轨道空间站,把登月与长期驻留结合起来。但这套时间表正不断被现实拖慢。猎户座的防热盾在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中出现烧蚀异常,NASA不得不重新设计并进行冗余测试。SLS大火箭本身造价过高,每次发射超过4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一次烧一条航母。至于星舰登月器,目前还没有一次完全成功的入轨与回收试飞,更遑论多次在轨加注与月球任务。可以说,美国的进度表写得很美,但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不小的不确定性。


相比之下,中国虽然时间节点设定在2030年前,但进度稳健而明确。长征十号已完成7机并联地面试车,验证了重型火箭的动力核心。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版在2020年飞行成功,为梦舟定型型号积累技术,返回舱热防护和回收环节表现正常。揽月登月舱的起降验证也在推进,前不久刚完成了一次系留试验。整体而言,中国方案的研制路径清晰,任务链路也较为简洁,没有在轨加注等高风险环节。只要长征十号首飞成功,载人登月的技术闭环基本就能形成。


这样一对比就会发现,美国虽然抢先一步,但走的是一条极为复杂的路线,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整体推迟。中国虽然起步晚,但路径简洁、关键节点明确,工程延期的可能性反而较小。换句话说,美国靠的是“先进但冒险”,中国走的是“稳妥而可控”。最终谁能先登上月球,未必取决于谁先立项,而更可能取决于谁的方案更能抗住现实中的风险。中国的“双箭合体”架构简洁成本较低,未来具备批量执行的可能性。一旦2030年前成功登月,就能在后续的科学探索和资源利用中迅速形成节奏。




结语


登月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中美之间的差别,也正在这里逐渐拉开。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在是否要建“月球门户”轨道空间站的关键问题上,至今仍存在争论。NASA一方面强调门户是未来深空任务的关键节点,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预算和合作伙伴承诺不足的现实。很多构想停留在PPT里,短期内难以落地。而中国的路线已经走得更扎实。按照现有规划,嫦娥七号将在月球南极着陆,执行资源勘察和科学实验;嫦娥八号则会带上更完善的设备,与七号实现联合,构成一个最初级的月球科研站雏形。这意味着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不仅实现首次载人登月,还会同步展开月球基地建设的前期验证。


换句话说,美国还在讨论是否需要月球门户,中国已经在实践如何建月球基地。这不是口号的差别,而是执行力的差别。真正的竞争,正在从“能否抵达”转向“能否驻留”。在这条路上,谁能率先把月球基地从概念变为现实,谁就将在未来几十年的深空探索中,占据无可替代的战略高地。所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谁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可控的风险,把登月变成可持续的深空活动,而不是昙花一现的政治表演。









消息来源:观察者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995

帖子

1万

积分

师长

Rank: 9Rank: 9Rank: 9

开坛先驱

沙发
发表于 2025-9-14 15:36 | 只看该作者
NASA总监在国会作证中已经说了,这个登月方案是在NASA总监的空窗期决定的,根本无法做到,哪怕特朗普任期结束后也做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005

帖子

1万

积分

师长

Rank: 9Rank: 9Rank: 9

板凳
发表于 2025-9-15 08:38 | 只看该作者
无所谓了,只要登陆月球就好,谁先谁后无所谓了,安全是第一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浩汉网 ( 沪ICP备15023160号 )

GMT+8, 2025-9-16 22:50 , Processed in 0.15207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技术支持:浩汉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