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浩汉网

查看: 39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弥补苏霍伊战机损失,俄罗斯计划大量生产米格-35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副司令

Rank: 12Rank: 12Rank: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28 1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根据《防务要闻》等媒体报道,目前俄罗斯正在寻求米格-35的大规模量产,以补充俄乌军事冲突带来的战斗机损失。汇总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报道可以发现,俄罗斯此次计划批量生产米格-35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尽管俄罗斯的航空工业事实上已处于战时动员生产体制,但苏-27系列的产能仍不足以弥补直接战损和高强度作战、机体寿命缩短而导致的退役缺口。二是米格-35的航程性能被提升了50%,能够满足俄军现阶段的作战需求,制造和使用成本也比苏-30SM和苏-35更低。



  2017年左右,俄罗斯曾签署米格-35的批量采购合同,首批采购数量24架。这批米格-35原计划在2027年前完成交付,以替换俄罗斯空天军的老式米格-29。但其实直至2023年,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米格飞机制造公司在2021年并入该集团)才完成了首批6架量产米格-35的交付列装。类似苏-35与苏-27的关系,米格-35是米格-29的现代化改型。而米高扬集团之所以会基于米格-29改型米格-35,要从米格-29在冷战后的滞销说起。

  米格-29与苏-27属于姐妹型号,两者总体布局近似,基于相同的空气动力学预研成果和总体设计意见而研发。从性能上讲,苏-27系列飞机的吨位尺寸更大,在雷达的天线口径和载荷航程能力上拥有显著优势。米格-29则在结构刚度和能量特性上更有优势,在带有外挂物进行超声速飞行的情况下,机动性优于苏-27。尽管是姐妹型号,但冷战结束后,二者的后续发展却截然不同。米格-29的航程性能比苏-27更弱,而且冷战期间大量出口的米格-29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局部战争中常落于下风,也使得该机的口碑和吸引力减弱。这使得冷战后米格-29的出口销量不及苏-27。

       针对这些问题,米格飞机制造公司做了很大努力进行改进,在气动、结构、飞控、航电上都对米格-29家族进行了全新的设计,米格-35就是这一系列工作的集大成之作。例如,米格-35安装了数字电传飞控系统,令其可以采用静不稳定布局。米格飞机制造公司还修改了其气动结构,如更换锐利边缘的前机身边条等,实现了其机动性能上的提升。在机载设备和结构方面,对比米格-29,米格-35取消了原辅助进气设计,改为进气防护网设计。机翼结构也放大了,飞机有更大的机内空间用于燃油和电子设备搭载,并降低了翼载荷。

  在航空电子系统上,米格-35也相比米格-29实现了大幅进化。大多数机载设备达到了与苏-30SM2和苏-35S相近的水平,并且能实现与这些飞机的目标数据共享、武器协同发射、电子战掩护等。但不过米格-35量产型并没有装备“甲虫-A”有源相控阵雷达,装备的还是机械扫描雷达。短时间内,米格-35大概率难以获得“甲虫-A”有源相控阵雷达。目前负责“甲虫-A”雷达生产的俄罗斯梁赞仪器集团并未将该产品展示在官网产品列表中。从俄罗斯的产业结构来看,大概率是缺乏高性能芯片和氮化镓器件等先进元器件国产能力所导致的。

  如果俄罗斯要加大米格-35的产能,除了缺乏先进雷达外,产线的重新建立也是一大挑战。《防务要闻》引用一名原米格飞机制造公司工程师的话语,表示莫斯科“劳动旗帜”工厂已经荒芜多年,现在承担飞机制造任务的主力是卢霍维齐机械制造厂,该厂产能有限,此前仅在2016年仅组装过两架预生产型飞机。此外,俄罗斯还缺乏相关方面的技术、管理骨干和熟练工人。相对来说,米格-35发动机的产能更为充足些,因为RD-33MK发动机一直有多国订单维持。

        除去生产方面的问题外,俄罗斯空天军要大规模装备米格-35,也会遇到后勤方面的挑战。俄罗斯空天军保有大量米格-29,但根据第三方开源情报机构的统计数据,俄乌冲突中俄军几乎没有米格-29系列飞机的战损记录;而以苏-34为代表的苏-27系列,战损比例则很高。其中一个原因,是同时在一线机场高强度地运营苏-27和米格-29两种机群,需要强大的能力,在难以驾驭的情况下,俄空天军部署战斗机时只能二选一。

        由于历史因素,苏联军队一直没有完成异种战斗机之间,后勤维护通用化体系的建设。在苏-27和米格-29家族之间,涉及维护修理的各类辅助设施设备,包括运输车、加油车、工装夹具乃至于挂架等都不一样。这意味着驻扎苏-27系列战机的机场,难以保证米格-29系列战机的正常弹药挂载、燃油补充、检查维护工作。当然,付出了一定成本后,这样的困难是可以被克服的,如乌克兰军队就在同时使用米格-29和苏-27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然,乌克兰此举大概率是由于飞机装备数量不足,别无选择。

  综上所述,俄罗斯想达成米格-35的量产依然困难重重,而米格-35大规模量产后,服役装备的成本也会相对较高。这对俄罗斯空天军的空中力量补充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消息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84

帖子

1万

积分

师长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25-4-28 17:05 | 只看该作者
毛子越来越回去了。现在不应该抓紧时间生产SU-57吗,怎么反过来生产过时的米格29改进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主题

7700

帖子

6万

积分

副司令

Rank: 12Rank: 12Rank: 12

板凳
发表于 2025-4-28 17:42 | 只看该作者
colinlin 发表于 2025-4-28 17:05
毛子越来越回去了。现在不应该抓紧时间生产SU-57吗,怎么反过来生产过时的米格29改进型。

应付当下战争,还是多造点米格-29/35比较现实,这样米格厂设备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不至于过早消亡,多造苏-57一来没钱,即便有钱,万一送上战场被击落,那就连底裤都被扒了,现在至少还是块遮羞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28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地板
发表于 2025-4-28 20: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当初放弃米格29确实是败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557

帖子

1万

积分

师长

Rank: 9Rank: 9Rank: 9

5#
发表于 2025-4-28 21:14 | 只看该作者
colinlin 发表于 2025-4-28 17:05
毛子越来越回去了。现在不应该抓紧时间生产SU-57吗,怎么反过来生产过时的米格29改进型。

量产SU57毛子现在没那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2

帖子

7019

积分

旅长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25-4-28 21:20 | 只看该作者
米格-29应该采用一个Su-27的大屁股,不过后来的歼-10就实现了这个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3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7#
发表于 2025-4-28 22: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colinlin 发表于 2025-4-28 17:05
毛子越来越回去了。现在不应该抓紧时间生产SU-57吗,怎么反过来生产过时的米格29改进型。

半成品,怎么量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88

帖子

6967

积分

旅长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25-4-29 08:29 | 只看该作者
拿发动机来换枭龙吧,量大管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84

帖子

1万

积分

师长

Rank: 9Rank: 9Rank: 9

9#
发表于 2025-4-29 08: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olinlin 于 2025-4-29 08:56 编辑
iamxsh 发表于 2025-4-29 08:29
拿发动机来换枭龙吧,量大管够

大毛的发动机估计现在看不上了。看看南北六上的发动机。全是二元矢量的,毛子最先进的也就SU-57屁股上那台试验二元矢量。毛子这些年全方位的停滞不前。而且大毛发动机产能估计也堪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88

帖子

6967

积分

旅长

Rank: 7Rank: 7Rank: 7

10#
发表于 2025-4-30 09:18 | 只看该作者
colinlin 发表于 2025-4-29 08:49
大毛的发动机估计现在看不上了。看看南北六上的发动机。全是二元矢量的,毛子最先进的也就SU-57屁股上那 ...

它的材料、技术和系统整合,还是不错的,要技术不要成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91

帖子

5475

积分

副旅长

Rank: 6Rank: 6

11#
发表于 2025-4-30 10:28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苏-34、30、35系列在俄乌战场上损失很大,产能又不足,无法弥补前线损失。毛子现在从考古式研发图-160进化到考古式生产米格-29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主题

7700

帖子

6万

积分

副司令

Rank: 12Rank: 12Rank: 12

12#
发表于 2025-4-30 12:30 | 只看该作者
excalibur 发表于 2025-4-30 10:28
看来苏-34、30、35系列在俄乌战场上损失很大,产能又不足,无法弥补前线损失。毛子现在从考古式研发图-160 ...

现阶段对于重型机的需求暂时下降了,收官部分这种米格机正好榨干剩余价值,也积累些口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浩汉网 ( 沪ICP备15023160号 )

GMT+8, 2025-9-18 02:53 , Processed in 0.16030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技术支持:浩汉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