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浩汉网

查看: 1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水下通信技术,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副司令

Rank: 12Rank: 12Rank: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0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南海水下通信测试中,中国方案击败了北约通信协议。”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8月23日发文披露,中国科学家新的数据编码方式,在一次水下通信测试中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成功接收到了30公里外发送的信号,超过了北约目前公开的最长水下通信距离28公里。

极化码(Polar code)是第一种可以将信息传输效率提高到理论极限的编码方案,最早由土耳其比尔肯大学的埃尔达尔·阿里坎(Erdal Arikan)教授在2008年提出。这项技术的实施非常具有挑战性。2016年,极化码方案力压美国高通公司等主推的低密度奇偶检查码(LDPC)和法国主推的Turbo2.0两大方案,成为5G通信eMBB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

与此同时,这一方案正把我国水下通信技术推向新的高度。根据《南华早报》的描述,最近在远离大陆的南海一处水深3000米的秘密地点,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对新的水下数据传输技术进行了测试。他们在水下1000米处布置了一个小型水听器,在4000赫兹至8000赫兹的频率下,实现了30公里超长距离的零误码传输,速率达到每秒4000比特。这创下了公开报告中水声通信设备性能的新纪录。科学家们在一篇学术论文中形容,这种编码方法“精确且稳定”。2022年3月,浙江大学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进行过类似的测试,在14公里的距离上实现了每秒3000比特的高速率速度。

水下无线通信技术是保障水下装备互联互通的重要技术。目前,潜艇在水下主要通过极低频(ELF)无线电波对外通讯。虽然这种电波可以有效地穿透水,但效率非常低,每分钟只能传输几个字符。声波效率更高,但容易受到海面和海底、洋流等环境干扰发生折射,因此难以远距离传输大量数据。北约目前使用的是2017年发布的JANUS水下通信协议,利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传输信号,可实现短距离高速传输。公开信息显示,JANUS支持的最长通信距离为28公里,但在这个距离上,电波频率将下降到900赫兹,能传输的信息量非常少。

而在中国,OFDM被认为是一种过时的技术。因为使用OFDM的通信设备需要更高的工作功率,相关组件复杂且昂贵。此外,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噪声也会增加,导致性能急剧恶化,不利于小型无人平台的大规模部署和协作。《南华早报》称,中美的水下技术竞争正在加剧。受益于蓬勃发展的电信业,中国在无线通信技术方面的优势正在从空中扩展到海上。这些先进技术能够支持大规模使用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水下无人潜航器,还可能对未来地缘政治竞争产生深远影响。


消息来源:凤凰网     作者:  观察者网      刘程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66

帖子

1万

积分

师长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24-8-24 19:26 | 只看该作者
牛逼啊,挺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浩汉网 ( 沪ICP备15023160号 )

GMT+8, 2025-9-18 17:07 , Processed in 0.13503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技术支持:浩汉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