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浩汉网

查看: 1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监] “长征五号”助推器残骸海上落区监测纪实

[复制链接]

612

主题

988

帖子

1万

积分

师长

Rank: 9Rank: 9Rank: 9

拥军爱民开坛先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4 1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洋对天空的守望

—“长征五号”助推器残骸海上落区监测纪实



  
■罗茜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局、国家海洋局等五部门联合表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中国海警3306、3402”船编队获评突出贡献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科技处张丞杰、中国海监南海维权执法支队李春亮获评突出贡献者。
  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长征五号”首飞任务突出贡献代表座谈会。马凯指出,实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长征五号”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航天运载能力实现新跨越,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工程管理和人才建设取得新成就,在航天强国建设征途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主动请缨
时间拨回2016年11月3日20点43分。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现场一片欢腾。
  彼时彼刻,距离文昌千里之外的南海东北部某海域,大浪滔天,两艘海警船组成的编队已在这里等待了数个小时,只为观测记录到火箭助推器残骸落入海里的瞬间。
  当火箭载着人们的航天梦成功飞天,那些陆续掉落的助推器残骸,依然牵动着航天工程师的心。它们是否沿计算的轨迹坠落?燃烧殆尽了吗?落到了哪里?这些数据对于改进火箭设计、改善航落区安全性以及提升航天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前,火箭发射残骸落区在陆地,监测搜寻工作因难度太大难以完成。这一次,火箭在低纬沿海区域发射,残骸落区在海上,监测和搜寻难度更大。
  2016年8月的一天,列席“长征五号”发射协调会的国家海洋局了解情况后,在局内开展了充分的讨论。
  国家海洋局科技司认为,航天和探海都是重大的国家战略,国家海洋局有支持航天事业的传统和责任。海洋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海上监测工作经验。同时,这也是一次展示能力、锻炼队伍、提升技术的机遇。
  最终,国家海洋局党组决定主动请缨,顶着准备时间紧、没有配套经费的压力和困难,接下了这项任务。
  随后,科技司紧锣密鼓部署任务,最终,奔赴一线监测的任务落在了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的肩上。

战风斗浪
  2016年11月1日,南海分局派中国海警3306、3402船组成编队,前往巴士海峡进行火箭助推器残骸落区监测。
  备航检查时,3306船上响起了警报,主推进系统突发故障。受厂家技术保密的限制,船员对其系统模块的了解很有限。
  轮机部顶着压力,一边紧急联系厂家远程指导,一边测试检查问题所在,和时间赛跑。经过一夜奋战,系统终于修复。
  11月2日6时,编队起航。
  当编队驶出珠江口,遇上了9级大风。“海况十分恶劣,船速只能到12节。加之船体突发故障,起航就已推迟了18个小时。”编队指挥员李春亮说,必须改变既定的侧风航向,迎风前行,直指任务海区。
  船在五六米高的巨浪中前行,摇摆幅度达30度。从驾驶台望去,船头时而翘起,时而扎入浪中,巨浪猛烈地击打着甲板。
  由于摆幅过大,3306船多次出现发动机空载“飞车”。担任编队指挥工作的李春亮和两船船长、轮机长的神经始终绷得紧紧的,频繁会商,不断调整航向。
  每个船员都在忍受着一次次的眩晕,坚守岗位,随船的两位航天工程师是第一次出海,晕船严重,起不了床。指挥员和船政委轮番到各个岗位看望值班人员,鼓励大家咬牙坚持,确保航行安全。

意外推迟
  经过一天一夜的艰难航行,编队终于在11月3日下午到达任务海区观测点。此时天空仍然阴云密布,海面仍然翻滚着6米高的巨浪,风力达到7级。
  没时间休整,观测人员立即开始投放漂流浮标、观测漂流路线和气象水文等工作。驾驶台记录、收听卫星通讯电话、光电平台观测、甲板观测、雷达搜索、安全救生保障等也随即展开。(下转2版)  时间一分一秒地接近了火箭预定发射的18点,海上风浪虽大,但乌云散开了,露出了一片蓝天!大家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船仍然横摇达30度,各岗位工作难度有增无减,加之甲板湿滑,作业风险增大。兴奋的是终于到了发射时间,一路艰难航行,等待的就是这一刻。
  然而,大家等来的是“发射推迟,时间待定”的通知。
  不能驶离任务海区避风,船队只能在大风大浪中继续等待,时间显得无比漫长。

成功监测
又过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火箭发射的时刻,船上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船员们似乎忘记了晕船和疲惫,航天工程师也被搀扶着爬上甲板,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11月3日20时45分,天空中出现了四五个光点,随后是4条火线。火线在空中停留了30秒,落海消失了。”李春亮说,工作人员在船舶剧烈的摇荡中观测到了火箭助推器残骸坠落时的物理现象,并成功记录下残骸落入任务海区的相关数据。
  随后,编队迅速抵达目标坠落位置附近海域,记录海域的相关状况,展开对散落残骸的搜索工作。
  11月9日,编队返回母港,航时159小时、航程1209海里,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03

主题

8万

帖子

5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胜利勋章开坛先驱

沙发
发表于 2017-4-14 11:03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每次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

帖子

1932

积分

副营长

Rank: 5Rank: 5

板凳
发表于 2017-4-14 14:00 | 只看该作者
好样的,话说这二个残骸可以捡回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浩汉网 ( 沪ICP备15023160号 )

GMT+8, 2025-9-17 13:07 , Processed in 0.13512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技术支持:浩汉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