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浩汉网

查看: 32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防夹备份】航母\两栖舰飞行甲板调度室(Flight Deck Co**ol)的探究(二)

[复制链接]

2

主题

121

帖子

1908

积分

副营长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31 1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梦雨青岚2021 于 2021-4-1 07:36 编辑

导语:如果航空部门是影响航母/两栖舰作战节奏的关键,那么V-1分部(FDC)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三、FDC的舷窗

本章以国家为单位分为若干小节:每小节都包含各国航母/两栖舰FDC(Flight Deck Co**ol)。

3-1、美国海军
       当前美军航母的FDC都有一个外拱型的舷窗,而且位置基本雷同,位于舰岛靠飞行甲的一侧,同时在舰岛对着舰首方向还有个圆形的舷窗。
图3-1-1:福特号(CVN-78)
背景原图是福特号(CVN-78)海试时的照片,拍摄于2017年4月11日下午6:37;作者photo by Ashley Major;
右上小图是小鹰号(CV-63)航母,拍摄于2004年5月12日下午12:38,作者PH3 JASON T. POPLIN;
右下小图是斯坦尼斯号(CVN-74)航母,拍摄于2004年5月4日下午1:49,作者PH3 MARK J. REBILAS, USN;
       而这种布局的舷窗设计并不是自美国第一艘航母开始就有,从美军第一艘母(CV-1)到现在,在长达一百余年的漫长时间里,也是经过不断的演进才变成今天的模样。

图3-1-2:约克城号航母服役于1943年4月15日,直至退役成为博物馆也没加装外凸/拱形舷窗

图3-1-3:福莱斯特号(CVV-59)直至服役晚期也没有设置FDC的外拱式舷窗
  上图原图拍摄于1989年3月15日;作者未知;
       美军航母从哪艘开始在FDC墙壁设置舷窗目前无法考证,但至少我能确认:从福莱斯特级2号舰萨拉托加号(CV-60)开始,美军航母第一次在FDC墙壁上设置外凸/拱式舷窗(这是一种外拱式三面窗结构)。但该舰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设置的,而是在服役后去关塔那摩湾之后,返回船厂重新修改成的。

图3-1-4:萨拉托加号(CV-60)舰岛FDC舷窗变化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FDC同一位置上,1956年首航时还只是个圆形舷窗(右上),
但两年后的1958年,该位置就有了这种外拱式舷窗(左上);
该舷窗的外观式样直到退役都没变化。
上图各部分均出自各年版航行影集(Cruise book)
      美军对这个时间点描述的官方描述(引用出自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美国海军历史与文物司令部):
The sixth Saratoga (CV-60) was laid down on 16 December 1952 by the New York Naval Shipyard, New York City, N.Y.; launched on 8 October 1955; sponsored by Mrs. Charles S. Thomas; and commissioned on 14 April 1956, Capt. R. J. Stroh in command.第六艘萨拉托加号(CV-60)于1952年12月16日由纽约州纽约市的纽约海军造船厂铺设龙骨;1955年10月8日下水;由查尔斯·托马斯夫人主持洗礼(砸破香槟酒瓶);于1956年4月14日受RJ Stroh上校的指挥。

For the next several months, Saratoga conducted various engineering, flight, steering, structural, and gunnery tests. On 18 August, she sailed for Guantanamo and her shakedown cruise. On 19 December, she reentered the New York Naval Shipyard and remained there until 28 February 1957. Upon completion of yard work, she got underway on a refresher training cruise to the Caribbean before entering her home port, Mayport, Fla.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萨拉托加进行了各种工程,飞行,转向,结构和火炮测试。8月18日,她驶往关塔那摩湾并进行了巡逻。12月19日,她重新进入纽约海军造船厂,并在那里呆到1957年2月28日。造船厂完成工作后,她开始在对加勒比海的进修训练巡游,然后进入了自己的母港,佛罗里达州梅波特。

       因此,个人推断萨拉托加(CV-60)号FDC的外凸式舷窗是1956年12月19日至1957年2月28日在船厂停留的这段时间内加装的。
图3-1-5:后期增加外拱式舷窗的另一个范例——CV-43珊瑚海号(USS Coral Sea)在不同年代的情况
黑白照片出自两个年份的航行影集(Cruise book)
背景原图未能确定时间,原图链接
       根据对历史照片的判读,可以确定珊瑚海号航母的FDC外拱式舷窗出现年代较晚,上图顶部两张舰员合影是1964-1965年部署时拍摄(应该是部署前,图片出自该次部署后出版的航行影集),而然在右下角小图的1968-1969年部署期间时,这种外拱式舷窗就出现了(图片截取自此次部署结束后出版的航行影集),所以确定外拱舷窗的改装时间在1965-1968年期间。而且这种舷窗的墙壁外拱部分虽然与刚才提到的萨拉托加号相似,但舷窗外形却是与之不同的圆形舷窗。

图3-1-6:游骑兵号(CV-61)和星座号(CV-64)舷窗的外观,可以说是完全一样的
背景原图出自1957年任务部署后出版的航行影集(Cruise book)
右上角原图拍摄于:2003年3月21日
作者:Photographer's Mate Second Class Felix Garza Jr
      福莱斯特级的第3艘游骑兵号(CV-61)是第一艘在出厂时,就在舰岛的FDC舱室增加外凸式舷窗的航母,此时的舷窗样式是凸出舰岛外壁的三窗式外观(该航母于1954年8月2日铺龙骨,下水于1956年9月29日,服役于1957年8月10日,退役于1993年7月10。该数据来源于美国海军历史与文物司令部)。

PS:其实这里也有个疑问是CV-60与CV-61谁是更早用这种舷窗的问题,因为CV-60的FDC舷窗修改完成时CV-61还未服役,所以个人认定是CV-60是第一个应用外拱舷窗的航母,而CV-61是第一个原装外拱舷窗的航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2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1

帖子

1908

积分

副营长

Rank: 5Rank: 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3-31 12: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梦雨青岚2021 于 2021-4-1 07:38 编辑

图3-1-7:福莱斯特级3号舰独立号(CV-62)航母FDC舷窗
与游骑兵号(CV-61)一样,同级的独立号(CV-62)在相同部位采用了完全一样的舷窗设计
左上原图拍摄于1991年9月11日;作者:PH2 John Gay;
其余出自各年份的航行影集(Cruise book)

图3-1-8:企业/进取号(Enterprise:CVN-65)航母FDC舷窗
上图左右背景原图出自1962年企业号航母部署后出版的航行影集(Cruise book)
左侧小图拍摄于1998年9月22日;
作者PH2 MICHAEL W. PENDERGRASS, USN;
      进取号(习惯上都把CVN-65称为企业号,但记得有大佬专门写文分析过,按照海军传统应该翻译成进取号)在1962年服役后首航时就已经出现了这种外拱形舷窗,这是尖拱两面窗,与之前星座号等航母外拱式三面窗结构有了很大的不同。

图3-1-9:小鹰级星座号(CV-64)与美国号(CV-66)和企业/进取号(Enterprise:CVN-65)航母的时间表
       前文图3-1-6已经展示了小鹰级星座号(CV-64)航母的FDC舷窗外观,图3-1-8也看到了进取号(CVN-65)的FDC舷窗外观,因此从时间线上来看,说CVN-65是第一艘采用该种舷窗设计的航母是没有问题的(上图均出自美国海军历史与文物司令部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

图3-1-10:小鹰级3号舰美国号(CV-66)的FDC
上图右半部分拍摄于1984年1月10日;
作者:PH1 Dave McaLean;
左半图出自1965年版的航行影集(Cruise book)
      进取/企业号(CVN-65)之后的美国号(CV-66)航母,是与小鹰号、星座号同级的3号舰,但并没有延续小鹰级前两艘的FDC舷窗设计,而是与核动力航母CVN-65同步,从此之后这种外观/结构设计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美军航母,虽然福特级航母在此基础上有所修改(内倾设计),但总体上没有本质变化。
       而另一方面,美国海军两栖攻的FDC舷窗外形的进化也有代表性。

图3-1-11:硫磺岛级LPH各舰FDC舷窗的情况
硫磺岛级LPH的FDC外凸式舷窗与同时期航母(萨拉托加号和游骑兵号)的不同,只是舷窗部分外凸,而不是整个“落地”,所以在里面向外张望时只能把头伸“进去
上图各部分出自各年的航行影集(Cruise book)
       多数军迷一般都知道,最早的两栖攻编号LPH-1被一艘名为USS Block Island(CVE-106)的护航航母用掉了,该航母在1957年12月22日被指定为两栖攻击舰(LPH-1),而硫磺岛级首舰硫磺岛号(LPH-2)是在1958年1月30日被授予合同(1959年4月2日才开始铺设龙骨),可能是觉得半路出家的CVE-106不如专门设计的LPH专业,在硫磺岛号合同授予的4个月后,LPH-1又被取消了,又恢复为原来的CVE-106,但是编号空了下来,并没有被硫磺岛级继承,类似的事情在硫磺岛级建造过程中多次出现,所以硫磺岛级各舰的编号并不连续(LPH-2、3、7、9、10、11、12)。
       从时间点来看,有萨拉托加号(CV-60)航母的珠玉在前,硫磺岛级LPH在出厂就用上FDC外凸式舷窗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如果没借鉴经验那才叫怪事。

        而到了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的时候,将FDC的位置后移至舰岛中部,舷窗变成了外拱式三面窗,整体落地,与萨拉托加号和游骑兵号航母类似,但居中的那面窗更宽。
图3-1-12:塔拉瓦级两栖攻的FDC舷窗设计
背景原图是美海军陆战队第24远征分队(MEU)的队员们登上塔拉瓦级4号舰拿骚号(LHA-4)的飞行甲板,摆出标语队形;拍摄于2003年2月15日;作者Staff Sgt. Bryan Reed;
右上角图片出自塔拉瓦级5号舰贝里琉号(LHA-5)在1982年的航行影集(Cruise Book),一名水兵正在擦拭FDC舷窗;
右下角则是3号舰贝洛伍德(LHA-3)的内部视角,作者PHCS RON BAYLES, USN;拍摄于1989年1月3日;
左上角也是3号舰贝洛伍德(LHA-3)的内部视角,通过人员身后状态板玻璃的反光可以确认是FDC的舷窗,是同一间屋子;作者PHCS RON BAYLES, USN;也是拍摄于1989年1月3日;
​   
图3-1-13:塔拉瓦级两栖攻的FDC舷窗设计
背景原图拍摄于2005年12月3日,一架CH-46E海骑士直升机降落在贝里琉号(LHA-5)上,原图作者Journalist 2nd Class Zack Baddor;
右上小图拍摄于1997年6月21日,塔拉瓦号(LHA-1)的内部视角;原图作者PH1(NAC) Stephen Batiz, US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主题

4989

帖子

3万

积分

军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板凳
发表于 2021-3-31 22:1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研究

不过美国的CV-1作为航母服役是1922年(开始从煤船改装的时间是1920年),迄今并未满100年
小红书号:Navy_fans_IV
小红书ID:军迷红蘑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1

帖子

1908

积分

副营长

Rank: 5Rank: 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4-1 07:25 | 只看该作者
4号 发表于 2021-3-31 22:18
支持研究

不过美国的CV-1作为航母服役是1922年(开始从煤船改装的时间是1920年),迄今并未满100年

多谢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1

帖子

1908

积分

副营长

Rank: 5Rank: 5

5#
 楼主| 发表于 2021-4-1 07:39 | 只看该作者

图3-1-14:塔拉瓦级两栖舰的FDC舷窗标度分析
左图是从MH-60S上航拍塔拉瓦级2号舰塞班号(LHA-2)的俯视图,拍摄于2005年8月20日,作者Photographer's Mate Airman Gary L. Johnson III;
右图是塔拉瓦级5号舰贝里琉号(LHA-5)的FDC内部视角,拍摄于1989年9月23日,作者JO1 Lancaster;
       上图右半部分拍到的舷窗玻璃有点文章,其舷窗正面玻璃上刻着一些标度,数字1-9分别对应了实际甲板上的起降点标记位置顺序(除了3A的位置),而数字后面的下划线是用来填写即将在该位置起飞/降落的直升机的飞机编号的。
       我在整理照片时发现,美国海军的航空部门有在舷窗上写写画画的习惯,而上图中舷窗玻璃上的标记正是为了方便手写而设计的。

图3-1-15:黄蜂级两栖舰航空舰桥舷窗上的标记与实际甲板上起降点标记的对应关系
上图上半部分原图拍摄时间2013年5月20日;
作者:MCSN Derek Paumen;
下半部分原图拍摄于2007年9月23日;
作者:MCSN Christopher L. Clark;
       除了舷窗上的手写内容,舷窗上预设的数字标记的顺序和位置与实际甲板上起降点标记的顺序和位置的对应关系也是个有意思的地方(甲板上数字标记的看不清请戳大);另外,图中的这位少校注视的方向为舰首方向。

图3-1-16:黄蜂级两栖舰的FDC解析
背景原图拍摄于2016年10月12日上午9:52;
作者:PO2 Nathan Wilkes;
左下小图拍摄于2010年3月1日下午1:52;作者:MC2 Greg Johnson;
原图说明:SOUTH CHINA SEA (March 1, 2010) - Lt. Matthew Baker briefs Sailors assigned to the air department aboard the forward-deployed amphibious assault ship USS EHHx (LHD 2) before flight quarters.
       美国人的两栖舰FDC舷窗到第三代黄蜂级时,又一次发生了变化,有两座很相似的外拱式舷窗紧挨着,经过内外不同视角图片的比对,最终确定4扇窗的那个是FDC控制室,而3扇窗的用途则不明(话说这个三扇窗外形和上一代塔拉瓦级的很相似)。而个人怀疑,多出来的这座舷窗,可能是同属于V-1分部的消防救援小组所在舱室的位置。
       至于米国海军新一代两栖舰美国级首舰美国号LHA-6(Landing Helicopter Assault)在编号及缀上延续了塔拉瓦级贝里琉号(LHA-5)的顺序,但整体设计更像进化版的黄蜂级,两处外拱式舷窗设计与黄蜂级完全一致。
图3-1-16:美国级两栖攻击舰LHA-6美国号(USS America )的FDC舷窗
上图背景原图拍摄于2015年4月27日;
作者:Mass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 2nd Class Ryan Riley;
版权:Public Domain;
上图里小图拍摄于2014年9月6日;
作者:Mass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 1st Class Vladimir Ramos;
原图说明:U.S. Navy Lt. Scott Lippincott observes aircraft firefighting training during a general quarters drill aboard the amphibious assault ship USS America (LHA 6) Sept. 6, 2014, in the Pacific Ocean.
2014年9月6日,太平洋,美国海军上尉斯科特·利平科特(Scott Lippincott)在美国号(LHA 6)两栖攻击舰上的全船战备演练中观察飞机灭火训练。

小结:其实上面各图可以看出一些规律——美军无论是航母还是两栖攻击舰,其航空部门下属V-1分部的指挥中枢FDC均与航空舰桥分开布置,且均是位于舰岛1F,各司其职
       当然不是说FDC的人员们与航空舰桥的大小老板们各自独立,相反,FDC里的负责人作为下级,要时刻与航空舰桥里的上级保持联系,同时还要协调甲板上各个不同专业的地勤人员高效协作(包括V-2和V-4分部),此外,还要和V-3分部(Hangar Deck Co**ol)及时沟通(飞机升降机归属V-3分部负责)。
       因此可以说:航空部门的V-1分部是航母/两栖舰这个大系统内最重要的核心纽带之一,其作业水准直接决定舰载机部队的出动频率,进而影响了整个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节奏。而从航空部门内各分部的编号顺序的排位(V-1)也不难理解该分部有多重要。


未完待续
日常福利
海滩上的法国美女,出自中途岛级CV-46罗斯福号航母在1964年部署后的航行影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52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副司令

Rank: 12Rank: 12Rank: 12

6#
发表于 2021-4-1 10: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浩汉网 ( 沪ICP备15023160号 )

GMT+8, 2025-9-17 16:26 , Processed in 0.19986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技术支持:浩汉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