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浩汉网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工智能将提升无 人机作战性能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副司令

Rank: 12Rank: 12Rank: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 1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参考消息网6月30日报道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6月28日刊发文章,题为《人工智能无 人机的军事用途即将实现》,作者是查尔斯·弗格森。全文摘编如下:


乌克兰6月1日对俄罗斯空军基地的袭击催生了一项新共识:长期以来作为“先进”军队标志的昂贵有人驾驶作战载具(坦克、飞机、舰船)在面对廉价无 人机时已变得过时。但这一观点并不完整,且可能具有危险的误导性。这场新型无 人机战争提供的教训超越了昂贵常规武器易受攻击这一事实;而在其当前形态下,一旦加入人工智能(AI),廉价无 人机也将很快显得过时。


让我们分析乌克兰冲突带给我们的启示。首先,无 人机的有效性远远超出了对传统军事装备攻击的范畴。确实,它们使得坦克和装甲运兵车变得极其脆弱;因此俄军在地面进攻中加强了步兵、摩托车或全地形车的使用。但这收效甚微,因为无 人机在杀伤人员方面同样可怕。伤亡人数依然居高不下,现在双方约70%的伤亡由无 人机造成。


无 人机的有效性几乎延伸至其他所有方面。乌克兰已使用它们摧毁了俄罗斯形形**的目标,如武器工厂、行进中的火车、弹药库、炼油厂、舰船和港口。而机场、火车站、体育场、露天音乐会、医院、学校、养老院……所有这些目标都同样脆弱。


另外两个教训涉及无 人机战争对工业基础的依赖性。首先,速度和响应能力至关重要。在无 人机领域,技术、武器和战术以惊人的速度演进。一款新型无 人机的实用性仅能持续两到六个月。对方会开发反制措施,迫使研发新产品,接着又催生新的反制措施,如此循环往复。


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中,即使一个月的延误也是致命的。国防工业的正常流程已不合时宜,而美国的无 人机及其工业在大多数情况下显得缓慢、昂贵且无法使用。但乌克兰的无 人机产业和军队通过在前线作战部队与无 人机制造商之间建立直接、持续的沟通,创造了一种革命性的武器研发、生产和部署模式。


乌克兰受益于其拥有一个强大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该体系支撑着一个能够在数周内设计、生产和部署新武器的产业。今年,乌克兰将生产超过400万架无 人机,其中大部分是一年前甚至不存在的型号。相比之下,美国和欧洲的军事研发和采购流程仍然缓慢且缺乏竞争力,这削弱了它们防御无 人机和使用无 人机的能力。尽管很少有人意识到,但美国和北约现在迫切需要乌克兰的无 人机实战经验。


此外,AI将改变一切。在乌克兰6月1日的行动中,乌军使用了117架无 人机,每架由一名操作员控制;现有信息表明,其中约一半被俄罗斯防御系统(通常通过干扰)击落,因为它们需要与控制器保持无线电通信。而有了AI,就无需与操作员通信,干扰也无济于事,从而极大地增加了航程和杀伤力。五年内,对常规目标发动预防性攻击将变得极其容易。


AI也提高了用于攻击人员的无 人机的杀伤力和精准度。我们谈论的不仅是战争,也可能是恐怖袭击。诚然,AI功能也需要远超小型无 人机所能承载的计算能力和内存。而且它并不便宜。例如,英伟达芯片每片成本高达5万美元,因此即使只搭载一个强大的处理器,大多数无 人机也会过于昂贵。


但情况正在快速变化,其驱动力是将显著的AI能力引入任何手机。当这一目标实现时,同样的能力将可用于任何军用无 人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I专家斯图尔特·拉塞尔长期呼吁制定一项军控条约,以防止大规模生产的AI控制小型武装无 人机扩散。他甚至参与制作了一部短片《杀戮机器人》,该片展示了这些无 人机落入不法之徒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浩汉网 ( 沪ICP备15023160号 )

GMT+8, 2025-9-18 01:02 , Processed in 0.129881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技术支持:浩汉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