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浩汉网

楼主: 守四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另类两栖舰

[复制链接]

18

主题

2596

帖子

9473

积分

副师长

Rank: 8Rank: 8

21#
发表于 2021-6-19 01:09 | 只看该作者
守四方 发表于 2021-6-19 00:51
世宗大王级上有两套VLS,一种是美国的Mk41,一种是韩国的KVLS-I,Mk41只能带SM-2 MR Blk IIIA/IIIB,KVLS ...

当然对比同期造的的伯克2
另外韩国的后3条盾,目前已经在弄了。
我记得是基线9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1

帖子

1908

积分

副营长

Rank: 5Rank: 5

22#
发表于 2021-6-19 11:43 | 只看该作者
LHA和LHD划分其实没那么泾渭分明,美国级LHA编号是接在塔拉瓦级后面延续的,而不是黄蜂级LHD后面,这很有意思,美国人可能隔几十年就会重新用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596

帖子

9473

积分

副师长

Rank: 8Rank: 8

23#
发表于 2021-6-19 12:29 | 只看该作者
梦雨青岚2021 发表于 2021-6-19 11:43
LHA和LHD划分其实没那么泾渭分明,美国级LHA编号是接在塔拉瓦级后面延续的,而不是黄蜂级LHD后面,这很有意 ...

这话说的......您这是纯属自己胡思乱想!
亲,美国级第一批次连船坞都没有了!
还叫LHD(Landing helicopter dock)?
那个D可是代表dock!船坞!
木有船坞的LHD合适吗?
当然改回去叫LHA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020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24#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17:21 | 只看该作者
ginlin 发表于 2021-6-19 01:09
当然对比同期造的的伯克2
另外韩国的后3条盾,目前已经在弄了。
我记得是基线9的。

关于伯克级,不管是I型、II型、IIA型所带的导-弹都要比世宗大王级多,如果要比较同一个时期建造的伯克级,跟世宗大王同期建造的伯克级型号就是IIA型。

世宗大王级首舰“世宗大王”号刚服役之时(首舰2008年服役,2号舰2010年服役,3号舰2012年服役)只能带一种导-弹SM-2MR BlkIIIB。天龙对陆巡航导-弹(玄武3是陆基版本,天龙是海军舰艇版本)在2009年之后才批量生产,反潜导-弹在2014年之后才最终定型批量生产,世宗大王级带全三种导-弹最早的时间是在2015年之后了。

最后,所带导-弹种类美国的伯克级各种型号都要比世宗大王级要多这点是没有争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020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25#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17: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守四方 于 2021-6-19 18:01 编辑
ginlin 发表于 2021-6-19 01:09
当然对比同期造的的伯克2
另外韩国的后3条盾,目前已经在弄了。
我记得是基线9的。

韩国海军 第二批次 宙斯盾舰(KDDG-III Batch-II)在2021年2月首舰已经开工,计划2022年下水,2024年交付。宙斯盾软件基线9,加入反导功能可以带SM-3,同时还增加了韩国借鉴国外技术研制的海弓一单元四弹的近程点防空导-弹。

这样看来KDDG-III Batch-II的Mk41和KVLS-II可以同时带五种导-弹,SM-3反导导-弹、SM-2MR BlkIIIB 中远程区域防空导-弹、海弓近程点防空导-弹、天龙对陆巡航导-弹、红鲨反潜导-弹,另外还可以带上筒装的海星反舰导-弹。

还是安装两种VLS,Mk41的数量为64单元,KVLS-II数量为24单元,全舰共有VLS数量为88单元,KVLS-II尺寸比KVLS-I更大,可以带更大尺寸的导-弹,以及一单元四弹的防空导-弹。

KDDG-III Batch-II的VLS数量为CG或模型上的数量,最终的VLS数量以下水或服役时为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414

帖子

9755

积分

副师长

Rank: 8Rank: 8

26#
发表于 2021-6-19 21:11 | 只看该作者
071+075模式最佳,定位明确,专业突出,造假可控,性价比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020

帖子

1万

积分

副军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23:55 | 只看该作者
swandao 发表于 2021-6-19 21:11
071+075模式最佳,定位明确,专业突出,造假可控,性价比合理!

076+075+071 吊打除美国海军两栖舰组合之外的所有两栖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1

帖子

1908

积分

副营长

Rank: 5Rank: 5

28#
发表于 2021-6-20 16:54 | 只看该作者
ginlin 发表于 2021-6-19 12:29
这话说的......您这是纯属自己胡思乱想!
亲,美国级第一批次连船坞都没有了!
还叫LHD(Landing helic ...

那么,
有坞舱的Tarawa叫LHA合适否?
美国级后续批次回复坞舱继续叫LHA合适否?
Iwo Jima70年代后期开始搭载AV-8B却没有更改为LHA合适否?

贴一段曾经当过海军的美国网友回答:
While “H” by itself does denote helicopter capability, “D” by itself often (but not always) denotes the presence of a well deck, and “A” can denote assault, when you put the letters together, the type designations according to the Naval VeHHl Register (nvr.navy.mil) are:

LHD = Amphibious Assault Ship (Multi-Purpose)

LHA = Amphibious Assault Ship (General Purpose)

Likewise, the original amphibious assault type, the LPH, was not a “Landing Platform, Helicopter,” it was an Amphibious Assault Shi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596

帖子

9473

积分

副师长

Rank: 8Rank: 8

29#
发表于 2021-6-20 1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inlin 于 2021-6-20 17:35 编辑
梦雨青岚2021 发表于 2021-6-20 16:54
那么,
有坞舱的Tarawa叫LHA合适否?
美国级后续批次回复坞舱继续叫LHA合适否?

您还是不了解更古老的历史!
塔拉瓦级之前的是硫磺岛级
那船是没有船坞的,分类为LPH!Landing platform helicopter
7条硫磺岛级分别是
LPH2、3、7、9、10、11、12
而LPH1、6是利用二战后过剩的CVE船体改的
LPH4、5、8则是利用二战后过剩的埃塞克斯级CV的舰体改的
LPH12Inchon,仁川号之后美帝就没新的LPH出现了。
塔拉瓦的设计思路是保持硫磺岛级的直升机垂直两栖作战能力的同时,增加船坞舱!
这显然和LPH是差异很大的两种东西了。于是美国给了它们LHA的新分类
塔拉瓦级首舰也就是LHA-1,后续各舰从LHA2排到了LHA5!
到了黄蜂级已经是第三代两栖攻击舰了!
它是在塔拉瓦的基础上扩大了船坞舱后的产物!所以强调了船坞!美帝觉得这船和塔拉瓦级有较大设计思路上的差异,所以给了个LHD的新分类。
8条黄蜂级从LHD1排到LHD8.
黄蜂级的大船坞可以塞进3条LCAC!远比塔拉瓦级大!
美国级弱化了船坞的概念
但是初始设计还是条方尾船,即便第一批批次没有船坞舱,但是舰体设计和动力系统还是继承自黄蜂级的8号舰LHD8马金岛号作为基础的改进设计而已!
第一批次没船坞,第二批次船坞舱也比黄蜂小!只能塞进2条LCAC!
既然不强调船坞舱了,当然退回到塔拉瓦级的LHA!
所以编号也就是从塔拉瓦级往后排从LHA6开始!


最后,当然您贴出来的那个老美前海军的写的东西实际上也是缺乏很多美帝海军分类常识的!
当然有一点他没错!不论是LPH还是LHA还是LHD在美帝海军里这类船都被分在了一个叫做Amphibious Assault Ship的更大的分类里!
也就是我们翻译为两栖攻击舰的玩意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浩汉网 ( 沪ICP备15023160号 )

GMT+8, 2025-9-17 09:48 , Processed in 0.20090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技术支持:浩汉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