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期间东海区海底光缆管道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圆满结束
专项执法行动期间,东海区海底电缆管道未发生一起故障
9月7日早晨,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国海警2307”船缓缓靠上东海分局上海码头,至此,G20杭州峰会期间东海区海底光缆管道保护专项执法行动画上圆满句号。专项执法行动总指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局长吴强随海警2307船返沪。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历时10天的专项执法行动,东海分局派出了中国海警2501、2307、2149和2146共4艘千吨级以上大型执法船。苏沪浙地方海监机构出动了包括中国海监5003、7008、7018等在内的30艘执法船艇。根据任务分工,东海分局派出的执法船舶负责我国东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范围内海底电缆管道保护区的巡护。各地方海监出动的执法船舶分别负责本省(市)所辖海域电缆管道保护区的巡护。《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规定》第八条规定,禁止在海底电缆管道保护区内从事挖砂、钻探、打桩、抛锚、拖锚、底拖捕捞、张网、养殖或者其它可能破坏海底电缆管道安全的海上作业。担任巡护任务的各执法船舶,就是要在各自责任区,第一时间发现并排除所有危及海底光缆管道安全运行的各种威胁。
据统计,G20杭州峰会期间,东海分局和苏浙沪海监机构共出动执法船舶277艘次、航时1741.6小时、航程16071.66海里,累计监视包括渔船在内的各类船舶1258艘,劝离和驱离各类船舶315艘次,登监检查渔船等船舶65艘,依法查处违规船舶2艘,另外,还拆除了违规设置威胁海底管线安全运行的网具28顶。专项执法行动期间,东海区海底电缆管道未发生一起故障,有力保障了G20杭州峰会的顺利召开。
铺设在东海区的12条国际海光缆,承担着我国约80%的新闻数据、国际互联网和国际电话的传送任务。G20杭州峰会期间,确保海光缆安全畅通十分重要。上海崇明东滩和南汇嘴,是登陆我国的国际海光缆数量最多的两处登陆点,而崇明东滩和南汇嘴毗邻的长江口海域,又是渔船作业密集区和商船航行的重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