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出席市一届人大第七次会议。许文 摄
本网讯 “开工建造1艘1000吨级综合执法船”“开通永兴机场等军民合用机场的民航业务”“形成南沙常态保障补给”“实现有居民岛礁无线WIFI全覆盖”……
1月14日上午,受市长肖杰委托,副市长冯文海在三沙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一个个振奋人心的词语、一项项让人欣喜“惠民”工程频频出现,令人对2016年三沙建设发展充满期待。
回顾2015年:扬帆奋进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15年三沙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刻领会中央意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住规划获批实施的重大机遇,在政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和军民融合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1、政权建设稳步拓展
政权建设向南拓展取得突破,成立永乐群岛、七连屿、永兴(镇)、南沙4个基层人民武装部。成立了永兴(镇)管委会社会事务办公室和永兴营区社区居委会,选派年轻干部到各工委轮值。
全年执法船只出海86航次,航程1.3万多海里,查处侵权侵渔船只40多艘。综合执法1号船入列。推动建立工委、边防、公安三方联合维权执法机制。
2、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2015年,三沙市“百日大会战”投资完成率达到104%。永兴机场军民合用改扩建工程基本完工,永兴岛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工作正在开工建设。永兴岛道路、海水淡化及配套管网工程等即将完工。清澜码头、赵述码头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七连屿北、中、南三岛连接线、赵述岛码头、晋卿综合补给基地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积极实施“1411计划”,完成了南沙民用需求统筹。
3、民生持续改善
海水淡化水的年产量增长40%,电网年发电量的年产量增长30%。永兴岛公用住房3、4号楼动工建设,3栋永兴岛渔民定居楼交付使用。为443名渔民购买农业保险,设立居委会干部大病医保基金。三沙永兴学校、“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投入使用,永兴美食园建成开张,首届三沙体育运动会成功举办。永兴岛设立婚姻登记点。主要有居民岛礁实现无线WIFI覆盖。渔民收入从设市前的3000元/月提高到8000元/月。
4、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
成立“三沙市人民政府生态环保专家委员会”,筹建三沙市生态环保公司,制定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环评管理办法》,明确划定严格的项目建设生态保护红线。永兴岛封井,如期停止提取地下水。启动绿化工程二期,为南沙送去苗木12.3万株。
发展工商注册经济,实现税收超过7亿元。编制完成《三沙旅游发展规划》,投入1000万元引领渔民转产转业。推广“公司+渔民”的模式,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建立渔民合作社,为渔民提供无息贷款,扶持居委会渔民开办渔家乐。
5、军民融合式发展持续加深
民融于军、军融于民。2015年,三沙市投入6600多万元实施“双拥十大工程”,出台了12个拥军文件,帮助驻市部队官兵解决实际问题。市委书记肖杰被省委、省军区授予“党管武装好书记”。三沙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顺利通过评审。部队哨兵超市、理发店、蔬菜大棚交由地方管理。
6、凝聚更多正能量
去年,三沙市人民政府网共发表三沙动态稿件1000多篇,被省内外媒体广泛转载。和海南日报合办《三沙新闻》专版,共推出50期。开展三沙口述历史工程“西沙之战”项目,制作纪录片《那一年,我在三沙之1974》。“三沙梦·中国心”三沙诗歌征集活动、三沙微电影《假期》引起广泛关注。外事工作方面实现首次政府组团出访。
展望2016年:抓住机遇 实现三沙发展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政权建设
今年,三沙市将健全南沙政权组织建设,形成常态工作机制。完善南沙岛礁空港、渔港建设,形成常态保障补给。推进南沙水上岛际交通和陆上交通发展,搭建陆、海、空区域交通体系构架。进一步配齐基层政权组织领导班子,组织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引导居委会制定村规民约,成立“治保会”。探索吸收环保人士、渔民、执法人员组建基层政权组织。
关键词:维权执法
加快推进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司法等设施建设,在永兴岛建成拘留所和标准法庭。开工建造1艘1000吨级综合执法船,建立渔船及海上民兵长期驻守机制。力争建成军警民联防指挥中心。建设完成羚羊礁、鸭公岛、银屿、甘泉岛、北岛“五所合一”居委会综合楼。
关键词:民生改善
加快建成永兴岛公用住房3号和4号楼,完成永兴岛渔民定居点和赵述岛渔民定居点一期工程。开通永兴机场等军民合用机场民航业务,研究建设“三沙2号”船和两艘岛际交通补给船。加快推进有居民岛礁实用型码头全覆盖,启动无居民岛礁简易码头建设。推进西沙有居民岛礁水电“双保险”。加快推进三沙市海上医疗急救中心项目规划建设。做好三沙市户籍未就业人员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完善永兴学校后续配套建设。完成西南沙海底光缆建设并投入使用,推广实现有居民岛礁无线WIFI全覆盖。扩大大病治助范围,建立三沙岛礁工作人员的医疗健康保障制度。
关键词:生态环保
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成立三沙市生态环保公司,设立生态环保基金。建立休渔机制,聘请“护礁员”,引导渔民自觉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及海洋生态环境。开工建设北礁生态环保工作站。在西沙各居委会岛礁“全覆盖”建设岛礁生态环保“五小站”、“五大站”。继续做好晋卿等岛礁的海岛修复工作,建立北礁、磐石屿珊瑚礁繁育示范区。
关键词:岛礁建设
加快建设永兴岛行政综合楼、永兴综合服务大楼、博物馆、商业服务中心、晋卿岛执法救助中心以及各岛礁文体活动广场等。完成北岛、中岛、南岛、晋卿岛等岛礁环岛路工程。规划建设永兴码头商业服务区。实现永兴综合码头工程、清澜交通补给码头、西南中沙渔业补给基地及陆域配套、永兴码头综合楼、赵述岛码头航道疏浚等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力争开工建设晋卿岛码头工程、北中南岛连接线工程。加快推进三沙战略腹地、海口基地、文昌清澜基地建设。
关键词:特色经济
引进大企业注册登记,建立城投公司、船务管理公司,突破投融资机制,发展海洋特色旅游、渔业等产业。建立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建设特殊报税监管设施。建设岛礁“滨海区”、“商务区”、“生态环保区”,以及海光缆及配套设施。
关键词:开放合作
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金融机构与大型企业合作,积极引进各方面人才到三沙挂职,推动建立三沙多元化融资机制,为环保、建设、发展等提供智力支持。将“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逐步向岛礁水电油供应、垃圾污水处理、后勤服务保障、交通补给、机场管理运营、造价咨询等领域拓展推广。(文/洪媛媛)
出席市一届人大七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在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吴亚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