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浩汉网

查看: 4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后来居上

[复制链接]

4776

主题

7358

帖子

13万

积分

副司令

Rank: 12Rank: 12Rank: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31 2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千里之外锁定美军战机!歼-20坐稳五代机头把交椅

近日,香港《南华早报》披露,山东大学科研团队历时二十载,攻克碳化硅单晶生长缓慢、缺陷率高、加工精度难等世界级难题,成功将碳化硅嵌入歼-20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核心。

这种禁带宽度达传统硅材料3倍、击穿电场强度高达10倍的革命性材料,能在300℃极端高温下稳定运行,彻底改写了雷达性能的物理极限。

反观美国F-22与F-35,因半导体产业过度依赖海外供应链,至今无法实现高纯度大尺寸碳化硅芯片的自主量产,依旧沿用氮化镓材料,在高压环境下的稳定性与碳化硅相比相形见绌。F-35项目更是因碳化硅芯片供应瓶颈,多次推迟AN/APG-85雷达的升级计划。

歼-20雷达早期其探测距离在300 - 400公里区间,在全球战机中已属优秀水准。但如今,在换装碳化硅后将直接突破1000公里大关,并一举超越F-22的AN/APG-77雷达296公里、F-35的AN/APG-81雷达370公里的探测极限。

这1000公里的探测距离,让歼-20在广袤空域中,无论是低慢小目标,还是精心设计隐身外形的F-22、F-35等战机,都在其探测范围内无所遁形。

这意味着,歼-20将获得超地平线的透视能力,在敌方防空火力圈外即可完成侦察定位,配合数据链指挥友机与**发动饱和攻击,让美国五代机陷入未现身影已被锁定的致命劣势。

更具颠覆性的是,歼-20的多波段融合雷达系统,通过X波段主雷达与L波段襟翼雷达协同工作,能轻松**隐身战机的电磁波吸收涂层,而美制战机仍依赖单一波段的落后架构,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宛如睁眼瞎。

同时,我国正在研制的霹雳-17和霹雳-21导-弹,射程覆盖500 - 1000公里,与歼-20超远的探测距离完美适配,形成了侦察、打击的一体化作战体系。

其中,霹雳-21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与冲压组合动力,末端速度可达6马赫,配合有源相控阵导引头,能够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精准命中预警机等高价值目标。反观美国现役最先进的AIM-120D导-弹,最大射程仅160公里,在射程、速度和毁伤能力上均远不及霹雳系列。

此外,霹雳-17导-弹采用独特的保形外挂设计,在不破坏歼-20隐身性能的前提下,可对敌方空中作战体系的核心节点形成战略威慑。而美国因缺乏类似超远程空空导-弹,在实战中不得不依赖预警机前出引导,这使得其空中作战体系存在明显的脆弱性。

霹雳系列导-弹的强大性能,使得歼-20在发现目标后,能够迅速亮剑,对敌方目标实施远程精确打击。这种超视距猎杀能力,让美国的F-22、F-35在面对歼-20时,陷入敌暗我明的被动局面,以往美国五代机在空战中的优势地位,如今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这样强大的武器系统投入实战模拟或实际对抗场景时,其威力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印巴空战中,中国仅用10年前技术的霹雳-15出口版本导-弹,就在与欧洲顶级的阵风战机较量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上演了一出宝刀未老、依然锋利的好戏。曾经在天空中称霸一时的法国幻影-2000、阵风等战机,在歼-20面前,已然沦为昨日黄花,难以与之抗衡。

如今,中国航空工业的目光始终紧紧锁定全球最先进的五代机—美国的F-22和F-35,将超越它们作为新的目标。而歼-20的S型双座型号的稳步发展,更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注入了强心剂。

双座型号的出现,极大拓展了歼-20的作战能力边界。当美国F-22与F-35仍局限于单座制空模式时,歼-20S的后座操作员已能通过高速数据链,同时指挥6-8架忠诚僚机。

在2024年西部战区演习中,歼-20S指挥**群对模拟航母编队发起饱和攻击,意味着中国空军率先迈入有人与无人协同的智能空战时代。这种将战机升级为空中作战中枢的能力,可整合预警机、电子战机的信息优势,构建起立体式空战网络。

然而,美军F-35即便具备网络战能力,在**协同效率上也被歼-20S远远甩开,其单机作战的传统模式,在体系化战争浪潮中已显力不从心。

雷达技术的突破、双座型号的部署以及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发展,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共同构建起中国在空中作战领域的绝对优势。

美国F-22生产线早在2011年关停,现存187架机队因缺乏升级支持而日渐老化。F-35项目则深陷技术缺陷与成本失控泥潭,截至2024年全球交付的900余架中,超三分之一存在性能隐患。而中国歼-20脉动生产线,正以每年50-70架的速度高速运转,千架量产计划稳步推进。

凭借完善的工业体系与创新机制,中国已开始测试智能蒙皮雷达等六代机技术,并快速反哺歼-20升级。当美国计划2030年才为F-35换装下一代雷达时,中国早已在技术赛道上遥遥领先。

业界有人大胆预测,歼-20的产量最终可能达到1000架。一旦这一目标实现,配合其1000公里的超远探测距离,这不仅彰显了中国航空工业厚积薄发、弯道超车的实力,也让歼-20当之无愧地坐上了全球五代机的头把交椅,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王者风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浩汉网 ( 沪ICP备15023160号 )

GMT+8, 2025-9-17 07:36 , Processed in 0.178886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技术支持:浩汉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