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浩汉网

查看: 1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应对弹道导-弹饱和攻击,我军实战测试新系统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副司令

Rank: 12Rank: 12Rank: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0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4年面对伊朗的密集弹道导-弹袭击,以色列和驻中东美军的反导系统很快陷入“超负荷”状态而失去拦截能力。这也为全球军事强国提出了一个全新课题——如何应对弹道导-弹的超饱和攻击?



美国“趣味工程”网站6日注意到,当以色列和美国还在继续依靠部署更多反导系统的传统应对思路时,中国已经在测试能够对抗超饱和攻击的下一代雷达,而且在同时应对16枚弹道导-弹来袭的高难度测试中,识别准确率达到惊人的100%!报道称,公开资料显示,解放军在西部戈壁滩进行了一次实战测试,面对密集升空的16枚弹道导-弹,解放军下一代双波段雷达成功通过了抗饱和攻击的测试。




据称中国这次测试的双波段雷达系统类似于美国海军“洛伦岑”号导-弹观测船配备的类似装备,能够将广阔的区域监视(S波段雷达)与高分辨率的靶向(X波段雷达)结合。据称“洛伦岑”号导-弹观测船能够同时追踪1000多个目标,但美国从未公开展示过该系统的这种惊人表现。




众所周知,美国虽然经常举行反导测试,但大都是以计算机模拟为主,即便是进行实际的拦截试验,也是利用一枚或两枚专用火箭充当靶弹,来模拟对手的进攻。五角大楼这种做法的原因非常简单——现代弹道导-弹太贵了。该报道称,弹道导-弹的成本非常高,是目前最昂贵的武器系统之一。问题在于,性能相对不足的火箭只能勉强模拟靶弹的飞行轨迹,依靠它又如何能真正测试出反导系统在具备反制和欺骗措施的现代弹道导-弹时的能力呢?这也成为美国反导系统在测试与实战表现之间差异巨大的重要原因。


而中国的反导测试则要严谨得多。报道称,为了测试新一代双波段雷达的探测能力,解放军在一次拦截试验中同时发射了16枚弹道导-弹,在非作战的测试任务中,一次就投入如此惊人规模的弹道导-弹是“闻所未闻”的,“该测试的巨大成本体现了中国致力于大力投资其军事准备的承诺”。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次测试的结果。报道称,该新型雷达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早期探测,而且还能精确测量来袭导-弹的弹道,并准确预报战斗部落点,此种能力对于拦截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以及带有诱饵弹的分导式战斗部也很有用。“所有导-弹及其释放的诱饵弹头均被双波段雷达系统成功检测和跟踪,识别准确率达到100%。”

报道还描述称,该雷达在测试中连续跟踪和识别出31个诱饵和次要目标,同时准确地识别出7个高价值威胁并优先跟踪,“这代表了抗饱和攻击能力的重大飞跃”。因为在现代战争中,对手经常使用诱饵欺骗等手段,让对手的反导系统陷入超饱和状态而失去应对能力,因此新雷达的这种精确跟踪技术至关重要,例如在去年10月的伊朗弹道导-弹大规模空袭以色列事件中,当时以色列和美国集中部署了包括“箭-2/3”“大卫投石索”“爱国者”“萨德”等最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但仍有超过30枚伊朗弹道导-弹突破拦截,准确击中了以色列最重要的内瓦蒂姆空军基地。报道称,美国和以色列的反导系统在这次实战测试中充分暴露了弱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得到美国支持的“箭-2/3”反导系统在遭到饱和攻击时,出现了难以分清威胁轻重缓急的情况。

而中国在最近的反导测试中“复制了与美国和以色列遭遇的类似场景”——但中国反导系统的表现好得多:不仅能够追踪传统的弹道导-弹,准确识别出弹头释放的诱饵装置,甚至能够应对导-弹在飞行中的电子干扰等反制措施。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矛与盾的哲学对抗——如今中国不但有了世界首屈一指的高超音速导-弹作为矛,还有了能够精准应对超饱和攻击的反导系统作为盾,当真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消息来源:观察者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7

帖子

4809

积分

团长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25-4-9 16: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准确无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浩汉网 ( 沪ICP备15023160号 )

GMT+8, 2025-9-18 05:10 , Processed in 0.162876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技术支持:浩汉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