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 《俄罗斯报》2月18日刊发题为《现代战争的八大不同:军事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的文章,作者是阿列克谢·列昂科夫。全文摘编如下:
1.无 人机——新晋战争之神 2022年,无 人机开始成为战场主角。如今,它们已彻底主宰战场,无可替代。无 人机的应用彻底颠覆了战术规则。特别军事行动初期,俄军在无 人机数量上大幅落后。但随着反制手段的出现,第一人称视角(FPV)无 人机登台亮相并被双方使用至今。至2025年初,俄军不仅追平无 人机数量上的差距,更拥有“柳叶刀”“立方体”“诺夫哥罗德汪达尔王子”等性能独特的攻击型无 人机以及“天竺葵”远程无 人机。俄军已决定成立单独的无 人机航空兵种。无 人机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
2.航空兵“内线”协同作战 特别军事行动初期,乌军防空系统虽遭打击但战力仍存,俄军战机在500米以上高空飞行仍然危险。到2023年底,俄军掌握了压制敌方防空系统的战法,实现了航空兵、高精度导-弹和“天竺葵”无 人机的协同攻击。“匕 首”“伊斯坎德尔”和“锆 石”高超音速导-弹的使用成为关键因素,几乎摧毁了敌方所有雷达站。
3.坦克亟待升级 特别军事行动初期,坦克没能彻底发挥威力,因为敌方有多种反坦克装备。坦克暴露了许多弱点,最主要的弱点是容易受到FPV无 人机的攻击。俄军被迫加装防护设备,也就是所谓的“烧烤架”。俄军还重新启用了使用坦克进行隐蔽射击的战术,从而将其转化为机动火炮。有一点很清楚:在现代战争中,由于出现了新的风险,坦克的设计理念需要大幅改变,新的设计理念正在形成。
4.滑翔航空**大杀器 俄罗斯本世纪初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发工作,但没有引起太多关注。该项目一度被束之高阁。直至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军方才发现,战场上需要这种威力无比的大杀器。自2023年初首次使用后,这类**越来越频繁地飞向敌方的阵地,成为2024至2025年俄军攻势的杀手锏之一。乌军多个修筑了10余年的坚固要塞被摧毁,主要归功于这种航空**。其重量也从250公斤、500公斤逐步升级至1.5吨。2025年初,通用滑翔和校正模块开始被安装在3吨级的FAB-3000**上。
5.防空系统反制“蜂群攻击” 西方向乌克兰提供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后,乌军开始采用北约经典的“蜂群攻击”战术,也就是以无 人机和远程火箭炮作掩护,对俄军重要目标实施导-弹攻击。俄军的“道尔”“山毛榉”“铠甲”防空系统在应对此类攻击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构建起了前线“**”,令敌方的空袭效果大打折扣。
6.舰队面临新威胁 黑海舰队与里海区舰队曾用“口 径”“缟 玛 瑙”“锆 石”导-弹打击乌方纵深目标,并封锁敖德萨等港口。但随着乌军开始使用新的攻击武器——无人艇、无 人机——来对付俄方舰艇,形势发生了变化。为应对无 人机和无人艇的攻击,俄军舰加装了“道尔-MKM”防空系统和大口径机枪。而对付自杀式无人艇最为激进的办法则是通过侦察来发现其组装基地,并将它们就地摧毁。
7.炮兵迈向高精度时代 特别军事行动初期,俄军多使用传统的牵引式火炮、自行火炮和多管火箭炮。但面对敌人花费10年时间构筑的防御工事,这些武器的使用效率并不高。2023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俄军使用无 人机对战术区域进行侦察并发回敌方阵地的坐标。炮兵装备也得到了改进,现代化高精度武器系统(如“旋风”-S和“旋风”-G多管火 箭炮)以及“红土地”这样的高精度炮 弹开始列装炮兵部队。射程可达100公里的“联盟”-SV自行榴 弹 炮也开始出现在战场上。高精度武器的研发和改进使得火炮重新在战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8.突击部队继续前进 在特别军事行动初期,我们的突击部队少之又少,而且也没有城市作战的经验。2023年,俄军设立了专门的训练场,最有经验的战士被送到那里受训。此外,俄军在前线的战术也发生了变化。为了避免敌人利用北约军官提供的侦察情报来跟踪我方调动情况,俄军开始以小股部队的形式展开行动,并利用地形进行隐蔽。俄军还开始采用各种突袭战术。为了快速接近乌军阵地,俄军会使用轻型越野车、全地形车和摩托车。
(编译/赵志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