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到宽版

浩汉网

查看: 2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巡航导-弹发展进入“渐变期”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副司令

Rank: 12Rank: 12Rank: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1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以来,与巡航导-弹有关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3月,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沃尔霍夫号潜艇在日本海演习期间,从水下发射了一枚3M-54“口径”巡航导-弹,成功击中目标。俄罗斯方面称,该导-弹的射程超过1000千米。与此同时,俄还在研制射程更远的“口径”-M巡航导-弹。5月,法国在“杜兰德尔圣剑”演习期间进行了ASMPA-R巡航导-弹的训练发射。据称,该型巡航导-弹能够投送核弹头,射程达500千米。9月,美AGM-158联合空对地防区外打击导-弹的最新改型AGM-158XR,在“2024年航空航天和网络”会议上现身。和以前的AGM-158系列导-弹相比,AGM-158XR的体形更大,射程也更远。

任务牵引形成巡航导-弹的基本构型
  前不久,韩国空军在一次演习中,用战机发射了一枚“金牛座”空地导-弹,命中400千米外的目标。 “金牛座”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巡航导-弹,能在发射后以0.8马赫至0.9马赫的速度较长时间地匀速飞行。它超低空飞行时,离地高度最低可达30米,因而较难被探测到并加以拦截。能以亚音速巡航来增加射程,能超低空飞行以提高突防成功率,这两者一度成为巡航导-弹的显著特征,但纵观巡航导-弹的发展历程,人们就会发现巡航导-弹的飞行特征并非一直如此。

  和其他导-弹一样,巡航导-弹的问世与发展也是任务牵引的结果。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国研发的巡航导-弹,基本上仍可以看作装上**的喷气式无人驾驶小飞机。这一时期,巡航导-弹走的仍是高空高速突防的路子,而非“金牛座”巡航导-弹那样通过超低空飞行来突防。这一时期,弹道导-弹兴起,巡航导-弹的发展一度受到冷落。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国对导-弹远程突防能力的要求提高。超低空飞行与小型涡扇发动机等技术的成熟,使研发新一代巡航导-弹成为可能。这一时期,美、苏先后交付使用了一批高性能巡航导-弹,如美国的AGM-86B、BGM-109“战斧”巡航导-弹,苏联的Kh-55、RK-55巡航导-弹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战斧”巡航导-弹。圆柱状弹体、折叠式弹翼、地形匹配图像制导、能在100米以下的超低空飞行、亚音速巡航……可以说,这一时期巡航导-弹的先后问世,标志着巡航导-弹基本构型的形成。

  20世纪90年代,巡航导-弹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几次规模较大的战争中投入使用,威力得到极大彰显。各国纷纷展开对这种“战场踹门利器”的研发,比如德国和瑞典联合研制的“金牛座”巡航导-弹、印度和俄罗斯合作研发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等。值得关注的是,此时的巡航导-弹,有的并没有延续“战斧”那样的亚音速超低空突防发展路径。比如,“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就重新回到了高空高速突防之路。

变化正在巡航导-弹身上发生
  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3M-54“口径”巡航导-弹,基本上可反映当时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巡航导-弹的攻击模式和研发水平。  以3M-54E“口径”巡航导-弹为例。发射后,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会将其推送到弹道最高点,然后涡喷发动机点火,推动已抛开火箭助推器的弹体飞行,使其保持在距地面较近的巡航高度。在飞行至目标70千米左右时,导-弹会爬升到一定高度,使用雷达寻的头进行探测并锁定目标,然后再次降到离地面较近的高度飞行。距离目标20千米时,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点燃,推动导-弹超音速突防。

  如今,巡航导-弹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空中利剑。随着时间推移和战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无人化装备的大量应用,这把空中利剑也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但总的来看,这些变化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巡航导-弹发展的主流路径。从这个角度来讲,巡航导-弹的发展只是进入了一个“渐变期”。
  一是射程不断增加。对巡航导-弹来说,达到更远的射程是其巡航的意义所在。为了在对手防区外实施对其重要目标的打击,各国在这方面对巡航导-弹的挖潜从来没有停止过,使用的方法包括换用新型发动机、启用新型燃料、优化弹体结构、使用复合材料减轻弹重等。一些最新研发的巡航导-弹,如美国的AGM-158XR、俄罗斯的“口径”-M等,都把增加射程作为重要改进。
  二是突防能力持续提升。除了利用亚音速超低空飞行实施突防的巡航导-弹,今天已有超音速巡航导-弹出现,如“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航速接近3马赫,法国ASMPA-R巡航导-弹航速可达3马赫,高速突防已在事实上成为这些巡航导-弹的新选择。有些巡航导-弹则借助隐身能力来提高突防成功率。“战斧”巡航导-弹发展到Block V时,对弹体尤其是弹头进行了隐身修形。“金牛座”巡航导-弹、欧洲导-弹集团公司研发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均采用隐身外形设计。此外,一些巡航导-弹如JSM巡航导-弹选择了在末端进行大过载机动来突防,还有一些巡航导-弹如俄罗斯的Kh-101巡航导-弹,能通过在飞行中释放红外诱饵弹提高突防成功率。
  三是打击对象范围有所拓展。在人们印象中,巡航导-弹是“战场踹门利器”,打击对象都是处于敌战役纵深的重要目标。但随着无人化装备的涌现,用传统的巡航导-弹来攻击这类装备如**等,效费比很低。因此,一些小型巡航导-弹应运而生,也随之拓展了巡航导-弹的打击对象范围。如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研制的“风魔”空面巡航导-弹,全重只有140千克,可由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搭载发射,打击较多数量的目标。美国初创企业阿瑞斯工业公司针对各国海军开始装备无人舰艇的实际,研发出一款紧凑型、低成本反舰巡航导-弹,尺寸和价格只有传统型号的十分之一。
  四是设计思路有所调整。各国现役的巡航导-弹,有不少是由其他类型的导-弹改进而来。同一系列的舰载、潜射、陆基、空基导-弹之间有不少是“师徒”关系。如韩国“玄武-3”巡航导-弹基于反舰导-弹研发而来;以色列“黛利拉”巡航导-弹由“黛利拉”-AR反辐射无人诱饵机改装而成;欧洲导-弹集团前不久推出的陆地巡航导-弹LCM,其“范本”是法国海军的NCM巡航导-弹。如今这种随机性较强的研发模式,正被新的整体化设计思路所替代。如今年9月美国安杜里尔公司推出的新系列——“梭鱼”可扩展自主飞行器,因为采用通用化、模块化设计思路,该系列巡航导-弹不仅能兼顾各种发射平台,而且所研发的多种导-弹在射程上互相衔接,可提供“一揽子”的打击方案。

提高打击效能仍是“硬道理”
  搭载平台多样化、引导方式多样化、战斗部功能多样化,已成为现代巡航导-弹的特征。今后,巡航导-弹会沿着这些方向继续发展,或将呈现如下趋势。

  一是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今后,战场上的对抗将更加激烈。反导手段的增多及反导能力的提升,倒逼着巡航导-弹必须变得更“聪明”,才能加以有效应对。一些国家的新型巡航导-弹已部分拥有这种能力,如Kh-101巡航导-弹能适时释放红外诱饵弹,就体现出一定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水平。另外一些国家的新型巡航导-弹,已将智能化列为后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如“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研发者就准备在下一步用人工智能来辅助它识别目标。除了自身要更加“聪明”外,今后的巡航导-弹还要进一步融入体系网络,以便更高效地获取信息,灵活应对变化,提升打击效能。
  二是强化协同能力。近年来的一些地区武装冲突中,屡次出现巡航导-弹被成功拦截的战例。原因之一,就是巡航导-弹在空中飞行时,大多航速并不快,很多时候是在“走直线”,且没有足够的手段来“打掩护”。因此,巡航导-弹今后的发展需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增强巡航导-弹的隐身性能及大过载机动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协同让巡航导-弹避开种种威胁。一方面,巡航导-弹要与**、预警机等其他感知平台密切配合,通过信息共享甚至是形成完善的感知攻击体系,及时调整打击路径和飞行姿态,在对手编织的防空网中找到“漏洞”,完成“踹门”之举。另一方面,强化多类、多枚巡航导-弹之间的自主协同,通过相互交换信息数据,自主确定最佳攻击路线、方式,科学分配目标,实现对目标的高效打击。
  三是向多元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当前,巡航导-弹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单从“个头”方面来看,有的巡航导-弹个头在变大,战斗部装药更多,飞得更远;有的巡航导-弹则在“瘦身”,以此增加在一些发射平台如隐身飞机中的搭载量;为应对大量出现的无人化装备,各国还在纷纷推出各种小型巡航导-弹。低成本化,也是巡航导-弹今后发展方向。一方面巡航导-弹的价格不菲,尤其是随着更多高科技的运用,其价格还可能进一步攀升;另一方面,在近年来的一些武装冲突中,已暴露出巡航导-弹消耗量较大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要让巡航导-弹用得起,必须想方设法降低价格。一些国家已开始这方面的探索,比如为一个系列的巡航导-弹研发一套通用的核心子系统,让其在生产环节尽可能多地利用当前生产设备,而非“另起炉灶”等。

  说一千道一万,巡航导-弹发展能否迎来新的“黄金时代”,提高打击效能是“硬道理”。而要提高打击效能,唯有以变应变、变中求新。想来早期的巡航导-弹也是经过长期的创新发展,才有了后来的“声名鹊起”。


消息来源:新华网      作者:解放军报    黄薇薇     苏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浩汉网 ( 沪ICP备15023160号 )

GMT+8, 2025-9-18 14:56 , Processed in 0.165116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技术支持:浩汉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