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汉网

标题: 诺曼底老兵——海洋局极地飞机“雪鹰601” [打印本页]

作者: che    时间: 2016-8-25 20:54
标题: 诺曼底老兵——海洋局极地飞机“雪鹰601”
本帖最后由 che 于 2016-12-7 20:39 编辑

型号:C-47A-75-DL达科他
制造商:道格拉斯,美国
制造商编号:19446
美国陆军编号:42-100983

1944年1月14日,出厂交付。

在经历多次转场飞越大西洋的漫长旅程后,3月5日,被分配到欧洲战场的美国陆军第8航空队驻扎在英国Barkston Heath基地的第61运输机群53运输机中队。入役后的该机马上投入了紧张的飞行训练中,主要科目为夜间密集大编队飞行。同时,也有夜间潜入法国,向抵抗组织空投装备补给的任务。

6月5日23时,机长Thornton上尉驾驶该38号飞机,运载82空降师507团第三营的部分官兵起飞参与诺曼底战役。艾森豪威尔亲到机场为出征将士壮行。所有飞机的垂直尾翼上都涂有三道白杠作为识别标记,采取九机品字形密集队形,以36至45架组成梯队,飞行高度1500至1800米,由于航行途中天气恶劣,编队偏离预定航线,而且队形混乱。到达诺曼底上空又遭到德军高射武器射击,使得跳伞高度由预定的150米增加到500米,飞行时速由180千米增加到330千米,地面风速高达每秒10至15米。6日凌晨02:38,伞兵出舱。第3营着陆极为分散,根本无法发动有组织的进攻。离开空降区域后,机群打散编队,各自以最大速度往基地狂奔。飞机回到英国的基地后,装载了武器和其他补给又返回去空投支援。到晚间,还接着牵引滑翔机实施机降增援。

诺曼底D日部分作战序列,该机在其中
[attach]125530[/attach]

1945年3月24日7时,由Victor A. Anderson机长驾驶,从英国Chipping Ongar基地起飞,运载英军第6空降师伞兵第3旅第8空降营参与代号为“大学作战”的莱茵河空降战役。机群按时飞至布鲁塞尔上空会合,编成联合纵队,飞往韦策分航点,航线高度为600~900米,通过分航点后下降至150米后分别进入各自目标。伞兵第3旅提前9分钟空降,正面部队的支援火炮提前停止射击,因此,德军火炮得以发挥火力,使第8营空降时遭到很大伤亡,第8营营长受伤。该飞机的第11名伞兵出舱前不慎摔倒,飞机被迫暂停投放伞兵,飞行一段之后再180度折返回来继续投放。之后飞机遭遇德军地面机枪射击多处受伤,但仍返航降落成功。在降落前,领航员Dittman还询问是否需要在放下备份减速伞,以免液压系统影响刹车正常使用。机长瞥了领航一眼说:“不用~”。11时,第3旅各营集合起来,控制了空降场。尔后,第9营与加拿大营向预定目标发起了进攻,第8营留在机降场担任预备队。战后维修部门发现,该飞机的驾驶室、机腹、尾舵、液压压力表和管路、登机梯、主输油管、发动机气缸均被击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5年9月25日返回美国。

几个月后很快出售给巴西一家航空公司,但又于1959年9月30日被美国买回。

1961年1月10日作为军援物资加入以色列空军,后隶属于新成立的运输中队——第120“国际”中队,编号017/4X-FNH。

在60年代,以色列与非洲多国积极交好,派遣军事教官培训各国的军队。该机也多次向非洲相关国家运送援助物资和人员。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120中队的C-47承担了大量空投任务,向前线紧急运送了大批饮水、燃油和其它补给。

随着120中队的职能从单一的运输任务转向运输/电子战并用,该机也被改装为电子侦察机,型号转为RC-47,代号Barvaz(希伯来语“野鸭”之意)。背部的三个刀形天线成了它的突出特征。以色列空军的RC-47具体数量一直是个谜,目前公开资料显示至少有两架。

[attach]150089[/attach]

2000年7月26日最后一次降落后停飞,当时的记录是16880.25飞行小时,9377个起降。2002年退役。

从以色列空军退役时的照片
[attach]125514[/attach]

[attach]125515[/attach]

2003年6月,编号被改为N471DK,等待拍卖。
[attach]125513[/attach]

2004年4月7日,被出售给巴斯勒涡轮公司,准备接受改装为BT-67。

2015年11月,改装成为“雪鹰601”极地飞机后,首次出征中国南极科考。

改装完毕
[attach]125516[/attach]

[attach]125517[/attach]

[attach]125518[/attach]

[attach]125519[/attach]

[attach]125520[/attach]

[attach]125521[/attach]

[attach]125522[/attach]

[attach]125523[/attach]

[attach]125524[/attach]

[attach]125525[/attach]

[attach]125526[/attach]

[attach]125527[/attach]

[attach]125528[/attach]

[attach]125529[/attach]
作者: che    时间: 2016-8-25 21:01
2016年1月9日,雪鹰601飞越南极最高点昆仑站。






作者: che    时间: 2016-8-25 21:04









作者: che    时间: 2016-8-25 21:04





作者: 死不了    时间: 2016-8-25 22:37
服务了大半多世纪的老爷机
作者: 金闪闪    时间: 2016-8-26 10:25
多谢楼主好图
作者: wei    时间: 2016-8-26 19:01
精典的资料,谢谢楼主!
作者: che    时间: 2016-11-15 14:07


经过7小时33分钟的飞行,当地时间11月11日9时14分,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从南极点顺利飞抵中国南极中山站。
  据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张体军介绍,“雪鹰601”飞机到达中山站后将开始执行相关国际合作和后勤保障运输任务。同时,作为此次南极考察的一项重要任务,“雪鹰601”还将在世界上首次实施该类飞机降落冰盖最高区域冰穹A的计划,这在国际南极航空历史上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5年,“雪鹰601”成功完成了首次南极测试飞行,开展了包括科学研究、后勤保障、国际合作等任务,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和成果,其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开始迈入“航空时代”。据张体军介绍,今年“雪鹰601”将在成功完成南极测试飞行的基础上正式进入业务化应用试验阶段。
  据悉,10月23日,“雪鹰601”从加拿大起程飞赴南极,途经美国、巴拿马、智利等国家,并在南极洲英国罗瑟拉站、ALE公司联合冰川营地、美国南极点站休整补给,共历时19天。
作者: wei    时间: 2016-11-15 21:16
“雪鹰601”飞机对极地考察作用大,多建造。
作者: che    时间: 2016-11-23 19:56

作者: dingzhen945    时间: 2016-11-24 19:41
wei 发表于 2016-11-15 21:16
“雪鹰601”飞机对极地考察作用大,多建造。

咋个多建造法,这机的年龄是爷爷辈的




欢迎光临 浩汉网 (http://www.haohan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