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汉网

标题: 台湾军迷从解放军纪录片中看出了惊喜? [打印本页]

作者: bmlinsh16    时间: 2024-9-27 10:41
标题: 台湾军迷从解放军纪录片中看出了惊喜?
最近一段时间,一部六集的解放军强军纪录片《淬火》成为了海内外军事观察家们热议的话题,不同领域的观察员们从不同的角度都得到了自己的收获,有人看到了从未曝光过的实战场景,有人看到了最新披露的新式武器。一位身在台湾,常年挖掘我军各部队部署细节的军事博主,对此进行了一连串的发言。这个叫“约瑟”的台湾军事博主,是一个铁杆的“天然独”。这次《淬火》中展示了大量解放军从未公开的画面,自然也吸引了他的关注,然后就二连三地再网上晒出自己的发现:



台湾元素随处可见
首先,在《淬火》第二集《向战为战练精兵》当中,我军某陆军合成旅的指战员们所展开的对抗性训练,其实是一场以台湾省桃园市卢竹区大福路、大竹国民中学一带为背景的模拟城市攻坚战。其次,在《淬火》第六集《同心奋进创一流》当中,我军东部战区陆军察打一体**所进行的模拟突击目标为福建省连江县西莒的青帆港(该地虽然被对岸控制,但行政区划自古在福建省)。最后,在《淬火》第四集《步调一致向前进》当中,我军052D型导-弹驱逐舰长沙舰的图书室内放着一本书名为《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的书。这其中的寓意,不言自明。以上这些能够被对岸军事观察家们所捕捉到的画面,自然不是央视随意剪辑进去的,其中的意义,大家都明白,那么除了这些表面素材以外,《淬火》这部纪录片还为我们展现了哪些解放军作战理念上的新动向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新时代的步兵突击队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小型无 人机就成为了步兵作战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既是步兵的侦察利器,也是必要时步兵手中的最便捷的廉价“精确制导武器”。作为世界上最庞大的无 人机生产国,中国的步兵部队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在《淬火》里我们就看见了最基层的步兵班,是如何将战斗步兵、战车与无 人机,同时融合在一场“攻台巷战”演练当中的。无 人机,既是步兵的帮手,同时也是步兵部队的天敌,介于其神出鬼没的特性,以及极其庞大的数量,使得它成为了批量杀伤暴露步兵的高性价比武器。无论是在俄乌战场、缅甸战场还是中东战场,廉价的无 人机都将大量的突击步兵变成了炮灰,为了对付无 人机,各国也是想尽了办法,给车辆安装干扰机、用炮兵直接轰杀对面的无 人机飞手、开发无 人机拦截**的战术、以至于去东方某市场“扫货”买光所有某种无 人机部件,人为制造一段时间内的“断货”等战术都在被大量运用着。


这些战术虽然各有特点,但经过无数士兵的血泪实践,在最后关头能够为步兵班提供防空火力掩护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电战设备,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武器:**。无论是乌军还是俄军,现在都已经为前线提供了海量的**作为“步兵末端防空拦截系统”使用。可喜的是,虽然多年未经真正的大规模战火考验,解放军的许多步兵部队也已经普遍列装了**。这种古老的武器,除了能对空中的**喷射“钢珠雨”以外,在巷战中也有重要的“破门”和“扫楼”作用。虽然我军大规模普发**的初始目的可能不是反制无 人机,但是在2024年的今天,它确实能够起到反制无 人机的奇效。要知道,现在的台军也正在大张旗鼓地发展无 人机部队与无 人机战术。在台军的许多演练科目当中, 使用各型自杀式无 人机攻击登陆部队已经成为了常见选项。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步兵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是十分合理的。



突击载具一箩筐
21世纪的战争,毫无疑问是信息化时代的战争,但是这个信息化,也是建立在机械化的基础之上的,单兵拿着再先进的电脑终端,如果只靠两条腿打仗,那也必然是各种“赶不上趟”,在《淬火》的各种零散镜头当中,一些解放军在突击作战时对载具的运用方式,就被曝光了出来。先来看海军陆战队的15式坦克,在2021年该款坦克首次列装解放军海军陆战队的时候,曾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坦克实际上应该是发给驻外基地或者岛礁守卫部队使用的,用它们来执行一些相对传统的陆地作战任务。然而随着新镜头的曝光,我们可以确认,这些新锐的轻型坦克即使是在海军,也还是要执行进攻矛头的任务。虽然15式坦克和之前列装的一些两栖战车,所搭载的都是105mm的主炮,火力提升不大,但它作为一款“正经坦克”,在防御力上终归还是要比两栖载具强上不少的。

根据俄乌战争的实际经验,正经的坦克相比脆皮一样的伞兵战车、装甲输送车,总是更加的皮糙肉厚。其他车辆挨上一发自杀式无 人机往往直接连车带人炸成碎片,而正经的坦克则经常出现可以挨上好几发毒打的案例(尤其是在全向披挂了反应装甲之后),这使得它们在突破一些坚固防御阵地时,无疑更加地好用。在最新在纪录片中露脸的,除了海军陆战队的15式坦克以外,还有空降兵的轮式战车,这款搭载30mm机炮的四轮战斗载具,虽然身板上比履带式伞兵战车更小巧,但是在火力上却并不弱,它也保留了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发射能力。在这里稍微多说一句,这种给四轮载具加装步战车级别火力的改装工作,不仅解放军做了,另一个空降兵大国俄罗斯也做了,在俄乌战争的烂仗里滚了许久,用无数鲜血和战车交了足够学费之后的俄军推出了搭载“BM-30D”遥控武器站的四轮战斗车辆,并将其在乌克兰战场投入实战。




从这一角度出发,小车抗重火力的方案自然是有可取之处的,在反甲火力与手段都异常猖獗的今天,传统的履带式伞兵战车除了在越野能力上相比轮式车辆仍然具有优势以外,在其他的方面已经优势不大,甚至劣势显现了。毕竟传统伞兵战车为了空降轻便,装甲只有薄薄的一层,只能勉强挡个****,虽然看上去履带行进,气势汹汹,但本质上仍然是会被现代反坦克导-弹或者自杀机一发带走的“脆皮车”……既然加强防御很难(有伞降重量限制),那倒不如加强火力与机动,用轻便灵活,后勤消耗更小的轮式战车,搭配伞兵这一突击奇袭型兵种,在敌人的战线后方,彻底发挥出到处乱窜,四处破坏的效果。在之后的载具建设思路上,攻坚车辆不断加强防护,奇袭车辆不断加强火力与机动,应该会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

无 人机陆军很高级,空军更高级
除了展示步兵使用的小型无 人机以外,《淬火》里还展示了解放军高级无 人机的发展体系与用法,在文章开头,模拟攻击连江县西莒港的无 人机,就是掩护陆航直升机机群的攻击型无 人机。这样的组合使用方式,也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在对坚固设防之敌的攻击过程当中,再怎么进行火力准备,也很难保证完全压制与摧毁敌方的防空火力,一些在各种未知掩体当中,躲过前期火力准备的防空单位,总会瞅准时机,在我军直升机机群抵达时伺机反扑,在短兵相接的瞬间,对渡海而来的空中突击部队造成尽可能大的杀伤。对于这种始终存在的隐患,用有人驾驶大型战斗机进行压制,总是要冒严重的损失风险,而用制空时间长且专门设计用来监测地面情况的攻击型无  人机就无疑更为合适。

当然,不是说换了无 人机就不会战损了,相反的,执行这种任务的无 人机,其战损概率会非常的高,在战时出现接二连三被击落的情况也属正常。不过,作为无 人机来说,即使造价比较昂贵,实际上也属于消耗品性质,这种级别的无 人机,我们已经可以承受得起成规模战损了。在陆军装备的无 人机已经能够在战役的中近距离独立撑起一片天之后,解放军空军的无 人机部队自然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加遥远的战场,在那,他们将和更加强大的敌人展开远程较量。




在敌我双方,都拥有预警机、隐身战斗机和强大现代防空体系的今天,谁能率先在体系对抗中撕开对方体系的口子,自然就拥有先发制人的主动权,在传统的空军对抗当中,率先进攻的一方总是要付出更多的战斗损失。为了破这个“僵局”,使用“无侦-7”这样的高性能远程侦察机实施探路工作,自然是合理之举。未来太平洋上能上演的海空大战,跟南海现在的“斧子、棍子、碰碰船”自然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那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水平的“电子竞技”,在那种环境下,只要我们的远程无人侦察机,能够在被击落前迫使对方兵力率先暴露,都可以称得上是“大功一件”了。

消息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 大会堂大王    时间: 2024-9-27 15:41
来自台湾省桃园市网友的点赞
作者: 渔鸥60    时间: 2024-9-27 17:09
看明白就好




欢迎光临 浩汉网 (http://www.haohan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