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汉网

标题: 求教苏军军衔 [打印本页]

作者: 4号    时间: 2023-3-28 13:17
标题: 求教苏军军衔
之前总是说,苏联的大将是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大将……然后最近看到的资料是,苏军方面军司令才是大将,集团军司令是上将,请问是什么原因?还是说诸军种合成集团军和普通集团军不一样?
作者: 隼鹰    时间: 2023-3-28 13:40
方面军司令不是元帅吗?
作者: 4号    时间: 2023-3-28 13:52
隼鹰 发表于 2023-3-28 13:40
方面军司令不是元帅吗?

给的截图是上将、大将、元帅
作者: 八国朝拜兰贵人    时间: 2023-3-28 16:22
我的理解,苏军的大将指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中的“集团军”不是编制名,而是性质。指的是大将指挥的是诸兵种合成的集团部队。这个是针对各军兵种元帅如空军元帅、炮兵元帅而言的。至于方面军司令员一级,苏德战争中主要看将领能力和斯大林是否认可,和军衔关系不大。我印象中中将任方面军司令员的也有好几个。
作者: 4号    时间: 2023-3-28 23:00
八国朝拜兰贵人 发表于 2023-3-28 16:22
我的理解,苏军的大将指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中的“集团军”不是编制名,而是性质。指的是大将指挥的是诸兵种 ...

啊这,那岂不是军长都能和方面军司令平起平坐
作者: 八国朝拜兰贵人    时间: 2023-3-29 09:31
4号 发表于 2023-3-28 23:00
啊这,那岂不是军长都能和方面军司令平起平坐

看职务不看军衔。
作者: 大大2000    时间: 2023-3-29 11:26
如果是二战后,苏联集团军司令是中将-上将,或者少将都有。80年代还有好几个步兵军呢,军长也是少将-中将。不过远东和中亚军区的几个步兵军,更像独立方向的编成,执行的是次集团军任务。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6:39
本帖最后由 dgxz666666 于 2023-4-1 17:39 编辑

苏联陆军大将相当于其他军兵种元帅。陆军大将又叫合成军大将,这里的军是部队的意思。至于合成是军种内部诸兵种的搭配,联合是军种之间诸兵种的搭配。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6:42
1.“东方型”的苏联军衔制
       苏联的军衔制度,在东欧各国及朝鲜、古巴等有一定的代表性,可称为“东方型”的军衔。
       苏联的军衔制度建立得较晚,是在1935年根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议建立起来的。然而西欧式军衔在俄国实行却是世界上较早的国家。早在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沙俄新制团建立以后,其指挥人员和雇佣的外国军官就被授予西欧式军衔。彼得一世执政时期,在其建立的正规军中实行了统一的西欧式军衔制度。彼得一世青年时就对欧洲的科学与艺术非常崇拜,对欧洲一些国家君主的权威与陆海军的组织,更是羡慕。1697年俄国派特别代表团去欧洲,彼得一世化名彼得密克海罗夫,以志愿水手的身份随代表团赴欧洲考察。1698年回国后,除了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之外,还大力改革军制,建立正规的陆海军,移植西欧式军衔制度。在他正式称帝的第二年,即1722年1月24日颁布了《官级表》,一个统一的陆海军军衔制度在俄国建立了起来。当时的陆军军衔分为四类十九级,第一类为士兵衔,区分为列兵、上等兵、下士、上士、司务长和下级准尉六级;第二类为尉官,区分为准尉、少尉、中尉、上尉、大尉五级;第三类为校官,区分为少校、中校、上校三级;第四类为将官,区分为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元帅五级。海军军衔的等级与陆军大致相同。这些衔称的大部分直沿用至1917年。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6:44
本帖最后由 dgxz666666 于 2023-4-5 10:56 编辑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苏联人民委员会于1917年12月29日颁布《关于全体军人权力平等》法令,认为军衔制是剥削阶级军队的产物,因而明令予以废除,工衣红军中的指挥员只按照职务区分等级。当时的军官分为下级、中级、上级、高级四类,下级军官包括副班长、班长、副排长、司务长:中级军官为排长、副连长、连长:上级军官为营长、副团长、团长;高级军官为旅长、师长、军团长、军长。各级军官的职务用领章、袖章等职务标识符号来区分。
       这样以职务区分各级指挥员的方法实行了十八年之久,至1935年9月22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根据军队建设发展的需要,正式作出实行军衔制度的决议,也就是说,在GCD、WCJJ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军队,也要实行军衔制。为什么要实行军衔制呢?其决议中指出“军衔将清楚地表现出指挥员和首长的军事、专业水平,军龄和功绩,权力和威望”,有利于加强军队建设。还认为,“军衔是正确组织全军人员服役,调配及合理使用干部的重要条件。实行军衔为固定军人的法定职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在武装力量中,根据军衔确定军人之间的隶属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确定与军衔相应的职务,规定服现役和预备役的期限。军衔对规定军人本人及其家属的物资供应、薪金、国家保障和优待等的具体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6:45
     2.苏联军衔等级的发展
       1935年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决议中规定的军衔分陆军和空军、海军、政工人员三类。苏联元帅为三军的最高军衔。陆空军的军衔为十四级,海军为十三级,政工人员为九级。陆空军军衔的称谓是:红军战士、班级、副排级、大士、中尉、上尉、大尉、少校、上校、旅级、师级、军级、二级集团军级、一级集团军级;海军军衔的称谓是:红海军战士、班级、海军大士、海军中尉、海军上尉、海军大尉、海军少校、海军中校、海军上校、二级分舰队级、一级分舰队级、二级舰队级、一级舰队级;政工人员军衔的称谓是:上尉政治指导员级、大尉政治指导员级、二级营政委级、团政委级、旅政委级、师政委级、军政委级、二级集团军政委级、一级集团军政委级。在规定上述军衔的同时,还规定了军事技术人员、军事经济人员和行政人员、军事医务和军事兽医人员以及军事司法人员的军衔。从这些规定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军衔与职务混合的痕迹。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6:46
       随着苏联武装力量的发展,军衔的等级逐渐增多,军衔的称谓也进行了部分的变动。1937年,政工人员增设了中尉政治指导员级,陆空军增设了少尉衔;1939年,政工人员又增设了一级营政委级,陆空军增设了中校衔。这样,陆空军军衔由原来的十四级增至十六级,政工人员由九级增至十一级。1940年5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命令,高级军官衔改称将官,陆军设少将、中将、上将、大将衔;海军设海军少将、海军中将、海军上将、海军元帅衔,海军元帅与陆军大将属于同一级别。同年11月2日,在红军战士和初级指挥人员中设立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和上士军衔。这样,使军衔与职务明显地区分了开来。卫国战争中后期,随着炮兵军、坦克集团军、防空集团军、空军集团军等高级兵团组织的出现,苏维埃主席团于1943年1月和10月先后颁布命令,增设了空军元帅、炮兵元帅、装甲兵元帅、工程兵元帅、通信兵元帅和空军主帅、炮兵主帅、装甲兵主帅、工程兵主帅、通信兵主帅等高级军衔,“授予在领导军种、大战役军团或兵种(专业兵)方面功勋卓著者。”1945年6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命令设苏联大元帅衔,次日,即将这一最高级军衔授予斯大林同志,以表彰他在伟大卫国战争中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为苏维埃祖国建树的卓著功勋。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6:47
本帖最后由 dgxz666666 于 2023-4-1 18:09 编辑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曾设立过近卫军军衔,这是一种荣誉衔称。早在欧洲封建时代,英、法、俄等国的君主卫队,曾称作近卫军,后来某些国家的精锐部队也称近卫军。卫国战争期间,为表彰苏联军人的集体英雄主义、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技能,于1941年开始建立近卫军,它由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改建而成。例如1941年6月在明斯克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战果辉煌的步兵第一百师,改称近卫步兵第一师;1941年11月在莫斯科城下连战皆捷的步兵第七十八师,改称近卫步兵第九师。到卫国战争末期,截至1945年5月9日,荣获近卫军称号的军以上部队计有:十一个合成集团军,六个坦克集团军,一个骑兵机械化集群,四十个步兵军,七个骑兵军,十二个坦克军,九个机械化军和十四个航空兵军。为表彰近卫军非凡的英雄主义和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2年5月21日发布命今,立了近卫军衔,授予近卫军指战员,获得这种军衔为无尚光荣。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6:48
本帖最后由 dgxz666666 于 2023-4-1 18:12 编辑

       战后,根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55年3月3日命令,立了苏联海军元帅衔,这一衔的级别相当于苏联元帅。1971年11月和1980年12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又先后决定设立准尉和高级准尉军衔,其目的在于增加职业军人成分,保留基层的军事技术骨干,以及弥补青年军官缺乏实际经验的缺点。
       最终,苏联的军衔计有陆、海、空军三类,区分为苏联大元帅、高级军官、校官、尉官、准尉、军士、兵,计七等二十二级。其等级次序为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苏联海军元帅)、军兵种主帅、大将和军兵种元帅、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高级准尉、准尉、大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6:49
     3.苏联军官服役年龄的规定
      十月革命以前,沙俄军官的服役年龄,规定元帅不限,上将六十七岁,中将六十三岁,少将六十岁,校官五十八岁,上尉五十五岁,中、少尉五十三岁。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联红军虽然废除了军衔制度,但对各级军官的服役年龄仍有明确规定。由于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红军比较年轻,军官的年龄也普遍较低,所以服役年龄规定得也很低。1924年苏联颁发的《军事部门服役条例》规定,相当元帅级的第十四级军官的最高服役年龄为四十五岁,相当大将至少将的第十三级至十级军官的服役年龄亦为四十五岁;相当上校的第九级军官的服役年龄为四十岁;相当中校的第八级军官的服役年龄为三十八岁;相当少校、大尉的第七、第六级军官的服役年龄为三十六岁;相当上尉的第五级军官的服役年龄为三十三岁;相当中、少尉的第四、第三级军官的服役年龄为二十九岁。据我们所知,在世界各国历来的军官最高服役年龄的规定中,苏军这个阶段的规定年限算是最低的。这一年,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工农红军参谋长伏龙芝三十九岁,布尔加宁、华西列夫斯基二十九岁,朱可夫、安东诺夫二十八岁,马利诺夫斯基二十六岁,崔可夫二十四岁。到1935年实行军衔制时,苏军的军官仍然比较年轻,第一批授予苏联元帅军衔的五名高级将领,伏罗希洛夫五十四岁,布琼尼和叶戈洛夫五十二岁,布柳赫尔四十五岁,图哈切夫斯基四十二岁。可见,一个国家对军官服役年龄的规定,同军官的实际年龄有关。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6:50
       1939年9月,苏联颁发新的《苏联普遍义务兵役法》,对军官的服役年龄作了比较大的修改:少、中尉三十岁,上尉三十五岁,大尉、少校四十岁,中、上校四十五岁,少将五十五岁,中将以上六十岁。
      1967年10月,苏联再次修订《普遍义务兵役法》,对大部分军官的服役年龄作了变更:少、中、上尉改为四十岁,少校四十五岁,上校五十岁,中将五十五岁,军兵种主帅以上改为不限,维持原规定的有大尉、中校、少将和上将、大将。《普遍义务兵役法》还对大将以下各级军官规定了比现役年龄各高五岁的“特别延长服役年龄”。
       1977年2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修改军官服役年龄的命令,规定大将服役年龄由六十岁改为不限,上将以下级军官的“特别延长服役年龄”,又各增加五岁,较现役年龄各延长十岁。苏军增加“特别延长服役年龄”的规定,主要是为保留重要技术专家和其他业务骨干。
       从上述几次修改军官服役年龄中可以看出,苏联军队自1935年实行军衔制度以后,除了大尉、中校、少将、上将这四级军官的服役年龄始终没有变化以外,其余均作过变更,变化是校以下军官的服役年龄,上校、少校、上尉各提高五岁,中、少尉提高十岁;将官的年龄有的下降,有的改为不限。苏军中下级军官的服役年龄普遍延长的原因,同军队现代化的发展有密切关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指挥手段越来越复杂,对军官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军官的培养周期便相对延长,因此需要延长他们的服役期限。同时,技术军官的比重不断增长,1954年技术军官占军官总数的28%,到1976年便上升为50%,而且许多指挥军官都有工程师职称(火箭军占60%),这也是苏军延长初、中级军官服役年龄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6:53
    4.苏联军官军衔的晋升
       苏军没有实行军衔制之前,对军官就规定了晋级期限。1924年苏联政府规定的军官晋升年限如下:
              第三级 二年;
              第四级 二年;
              第五级 三年(内有一年为进入中级军官的专修科学习);
              第七级 二年;
              第八级三年(内有一年为进入高级军官之专修科学习);
              第九级三年;
              第十级以上军官至少二年方准晋升。
       以上是军官晋升的最低级龄限制,同时还规定了最高级龄的要求,如果军官超过如下级龄而得不到晋升,即应退出现役。
       第三、第四级,五年;
       第五级,四年;
       第六、第七、第八级,各三年;
       第九级,四年;
       第十级以上不作要求。
       1935年苏军实行军衔制度后,规定各级军官的晋升年限为:少尉晋中尉二年,中尉晋上尉三年,上尉至中校晋升各四年,上校以上晋升按功绩和能力择优选升。战争期间,前方部队军官的晋升期限可以缩短,如少校晋中校满六个月即可晋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军军官普遍比较年轻,是与很多军官在战争年代连续晋升有直接关系的。
      最终,苏联规定军官晋升的年限为:少尉晋中尉二年,中、上尉晋上、大尉各三年,大尉晋少校、少校晋中校各四年,中校晋上校五年,上校以上晋升,无固定年限。为了奖励表现突出的军官,规定中校以下军官可以提前晋衔。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6:54
    5.苏联的军衔标志
       苏联十月革命前,沙俄军队的军衔制度已在俄国实行了两个多世纪。作为俄军军衔标志的肩章,出现于1763年,是世界上采用肩章较早的国家之一。肩章最早的雏形,是骑兵遮护骑士双肩以防敌人马刀砍击的金属片。十八世纪初,肩章代替了这种金属片,作为军衔的识别标志。俄军最早采用的是单肩肩章,佩带在长衣的左肩上。有趣的是那时的肩章,不单是作为一种军衔标志,而且还同时兼有装具的作用,即在肩头上固定**带而使用的一种装具。1801年开始,俄军逐渐过渡到使用双肩肩章。1807年起,俄军用带穗肩章代替了肩章。1854年恢复使用肩章,军官和将官在行军服上佩带肩章,在礼服上佩带带穗肩章。带穗肩章较肩章要复杂,除了形状独特以外,在“圆盘”上嵌着表示军衔的符号,在章面上绣着首领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和团(师)番号或代号的头一个字母。俄军带穗肩章一直使用到1917年才废除。
       十月革命后,苏联红军虽然废除了军衔制度,但仍保留了兵种和职务等级识别标志。1918年7月,根据不同兵种设置了不同颜色的领章,佩带在军大衣和军便服领上。1919年1月16日,首次用红呢袖章,作为军人的等级识别标志,佩带在军便服和军大衣的左袖口上方,以镶有镰刀和锤子图案的红五角星和不同数量的红色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来区别军人的等级。海军指挥人员的识别标志为横道镀金绦纹,镶于两袖口上方,其等级以绦纹多少和宽窄相区别。1922年1月31日,工农红军全体人员改换统一服装后,军人识别标志遂改为呢绒特制衣袋盖式袖章,镶红边,根据兵种配不同的颜色,仍以不同数量的三角形、正方形、菱形区别军人等级。1925年3月,营、团级军官佩带的正方形标志改为矩形。从此形成了司务长、副排长以下“下级军官”佩带不同数量的三角形,连排级“中级军官”佩带不同数量的正方形,营团级“上级军官”佩带不同数量的矩形,旅以上“高级军官”佩带不同数量的菱形的较为完整的军人等级识别标志体系,使各级军人的区别更加鲜明。
       1935年9月,实行军衔制度后,于同年12月制定了领章、袖章等识别标志,以不同数量的五角星、菱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角形饰条区分等级。指挥人员佩带金色镶边的领章和有角形饰条的袖章,政工人员的领章无金色镶边和兵种符号,袖章为带镰刀和锤子图案的红五角星,技术、军法、经济管理、行政、军医和兽医人员只佩带领章。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6:54
       1940年5月制定将官军衔后,取消了1935年制定的高级指挥人员识别标志,并制定了新的军衔识别标志。少将、中将、上将、大将的领章上分别镶二、三、四、五颗金属星,上将(含)以下各级将官的袖章为一刺绣星和一金色角形饰条,下面有标示兵种的镶边。大将为一加红边的刺绣大金星和一金色角形饰条。苏联元帅的领章和袖章饰两条金线刺绣月桂枝及“镰刀和锤子”符号。
       1937年8月5日和1939年9月1日增设了新的军衔等级后,相应地设置了以下标志:少尉和初级军事技术军官为一个正方形,中尉级政治指导员为两个正方形,中校和一级营政委级为三个矩形,上校为四个矩形。1941年1月,设置了带呢绒镶边和竖道红杠的军士领章,领章版面和镶边的颜色因兵种而异,等级标志为珐琅三角形,大士四个、上士三个、中士两个、下士一个。
       根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43年1月6日和2月15日命令,全军军人佩带肩章,后来,肩章的底色和镶边、彩色杠等的颜色几经改变。1971年11月18日,规定了准尉肩章,1974年11月1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批准了大将新式肩章,由原来的四颗小星改为一颗大星。苏军现行的军衔标志是饰有国徽、五角星、彩杠和条纹的肩章、袖章。领章、臂章~般标示军兵种或技术勤务。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6:55
    6.苏联的军衔与军服
       苏军的前身——赤卫队没有规定专门的军服。1918年建立的工农红军起初着用旧俄军储备的军装,1919年制定了第一批军服式样:带红星的盔形呢帽、军大衣、保护色的夏季衬衣(即套头服)。1921年制定了工农红军海军服装:指挥人员配备大沿帽、冬帽、黑灰色大衣(1925年改为军大衣)、黑色双排扣军上衣和裤、深蓝色和白色军上衣;红海军士兵配水兵帽、黑灰色大衣(1925年改为军大衣)、黑色水兵短大衣、深蓝色法兰绒衬衣和蓝领白色衬衣、水兵汗衫、黑色裤和灰帆布作业服。1922年工农红军陆军和空军着用统一式样的军服:深灰色军大衣、衬衣、马裤和盔形帽(夏季为浅灰色,冬季为深灰色)。
      1935年实行军衔制度后,对军服也作了改革,除大沿帽外,又增加了船形帽,空军和坦克兵指挥人员开始着用敞开式紧身军上衣,穿衬衣,系领带。1940年将军开始着用礼服、银灰色军大衣、保护色扣合式常服上衣、彩色镶条的蓝色军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军军服又进行了多次改革,其中1970至1976年的改革较为全面,定期服役的士兵、军士和家事学校学员,取消套头服,着用常服上衣,取消扣合式军装,着用敞开式单排扣军装,穿衬衣,系保护色领带;超期服役的士兵和军士着节日礼服时允许穿散口裤和矮腰皮鞋;制定了元帅、将军、军官、准尉和超期服役军人(空军、空降兵和海军除外)着用的海蓝色礼服上衣和裤子、大沿礼帽、白衬衣、黑领带;空军和空降兵为蓝色上衣、裤,深蓝色领带。对各类军人的常服和野战服也进行了改革,形成了现行的军服系列——礼服、节假日礼服、常服、野战服和作业服。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6:56
    7.苏联的军衔与军官薪金
       苏联的军衔在军官薪金报酬方面的地位,同主要以军衔作为薪金标准的美、日等国相比,并不十分重要。苏联军官的军衔薪金,只是构成军官基本薪金的三个因素之一。这是世界上军衔与薪金关系中的另外一种类型。下面是苏联军官薪金制度的简要情况:
      军官的职务薪金约占个人收入的40-80%。职务薪金的多少除表现职务等级的不同外,还反映军官的职责大小和业务技术要求的高低,如指挥人员的职务薪金所占比例一般较高,而后勤和技术勤务人员则较低。
      军衔薪金约占个人收入的10-30%。各级军官的军衔薪金是:苏联元帅三百卢布,大将二百五十卢布,上将二百二十卢布,中将一百九十卢布,少将一百六十卢布,上校一百三十卢布,中校一百一十卢布,少校九十卢布,大尉七十卢布,上尉六十卢布,中尉五十卢布,少尉四十卢布。
        军龄补助金是以职务薪金与军衔薪金之和为基数,依军龄长短划分为不同的百分比,军龄二至五年者为5%,五至十年者为10%,十一至十五年者为15%,十五至二十年者为20%,二十至三十年者为25%,三十年以上者为30%。
       苏军各级军官的薪金级差较大。如职务薪金,方面军司令员的薪金是师长的三倍、排长的十倍。军衔薪金的级差略小于职务薪金,苏联元帅的薪金是少将的一点九倍、少校的三点三倍、少尉的七点五倍。若以三项总和计算,级差还要大一些,如有三十年军龄的上将级方面军司令员的薪金,是有二十年以上军龄的少将师长的二点八倍,是有十一年军龄的少校营长的五点九倍,是有二年军龄的少尉排长的十一点四倍。
       除职务薪金、军衔薪金和军龄补助金外,苏军军人还有名目繁多的补贴,有的可同时享受多种补贴。各种补贴的数量一般为薪金总额(除军龄补助)的1一7%,个别的则高达40一50%,甚至达一至三倍。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1 17:35
本帖最后由 dgxz666666 于 2023-4-2 10:04 编辑

    8.苏军元帅知多少
       苏军元帅军衔设有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苏联海军元帅及军兵种主帅和元帅(相当于合成军大将)等14种。自苏联实行军衔制后,被授予大元帅、元帅和军兵种主帅军衔的共有50人。计有(晋升时间、人数、姓名):
苏联大元帅1名:
      1945年  约·维·斯大林

苏联元帅37名:
      1935年 5人
         克·叶·伏罗希洛夫
         瓦·康·布柳赫尔
         谢·米·布琼尼
         米·尼·图哈切夫斯基
         亚·伊·叶戈罗夫
      1940年 3人
         谢·康·铁木辛哥
         鲍·米·沙波什尼科夫
         格·伊·库利克
      1943年 2人
        格·康·朱可夫
        亚·米·华西列夫斯基
     1944年 5人
        伊·斯·科涅夫
        列·亚·戈沃罗夫
        罗·雅·马利诺夫斯基
        康·康·罗科索夫斯基
        基·阿·麦列茨科夫
     1946年 1人
        瓦·丹·索科诺夫斯基
     1947年 1人
        尼·亚·布尔加宁(1958年降为上将衔)
     1955年 6人
        伊·赫·巴格拉米扬
        安·安格列奇科
        安·伊·叶廖缅科
        瓦·伊·崔可夫
        谢·谢·比留佐夫
        基·谢·莫斯卡连科
     1959年 1人
        马·瓦·扎哈罗夫
     1961年 1人
        菲·伊·戈利科夫
     1962年 1人
        尼·伊·克雷洛夫
     1967年 1人
        伊·伊·雅库鲍夫斯基
     1968年 2人
        帕·费·巴季茨基
        彼·基·科舍沃伊
     1976年 3人
        列·伊·勃列日涅夫
        德·费·乌斯季诺夫
        尼·瓦·奥加尔科夫
    1977年 1人
        维·格·库利科夫
    1978年 1人
        谢·列·索科洛夫
    1983年 2人
        瓦·伊·彼得罗夫
        谢·费·阿赫罗梅耶夫
   1990年 1人
        德·莫·亚佐夫

苏联海军元帅3名:
     1955年 2人
        尼··库兹涅佐夫(1956年降为中将衔、1988年恢复为元帅衔)        伊·斯·伊萨科夫
     1967年 1人
        谢·格·戈尔什科夫

空军主帅6名:
     1944年 3人
         亚·亚·诺维科夫
         亚·叶·戈洛瓦诺夫
         康·亚·韦尔希宁
    1955年 1人
         帕·费·日加列夫
    1972年 1人
         帕·斯·库塔霍夫
    1977年 1人
         鲍·巴·布加耶夫

炮兵主帅3名:
      1944年 1人
          尼·尼·沃罗诺夫
      1959年 1人
          米·伊·涅杰林
      1983年 1人
          弗·费·托卢布科

装甲坦克兵主帅2名:
      1962年 1人
          帕·阿·罗特米斯特罗夫
      1975年 1人
          阿·哈·巴巴贾尼扬




作者: 4号    时间: 2023-4-2 09:21
dgxz666666 发表于 2023-4-1 16:44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苏联人民委员会于1917年12月29日颁布《关于全体军人权力平等》法令,认为 ...

这里军长大于军团长,估计又是日式翻译荼毒,唉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2 09:50
4号 发表于 2023-4-2 09:21
这里军长大于军团长,估计又是日式翻译荼毒,唉

这里的军团是指军或集团军的编制级别。军是指类似于中国“野战军”或“方面军”的编制级别。名非名,当时的苏军,与民兵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在到处与白匪作战。等到有时间整理编制时,已经到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了。
作者: 4号    时间: 2023-4-2 09:59
隼鹰 发表于 2023-3-28 13:40
方面军司令不是元帅吗?

对了,老帖不好回,在这里回一下你之前的疑问,关于Army Corps,我有新发现,俄罗斯从沙俄到现在一直都用,包括其附庸国,有两个用法

如果一个陆军的军是普通的军,前面不加兵种,就在番号里直接用Army Corps,相当于我们的“第N军”,如果是兵种军,就叫某某兵种 Corps,近卫与否不影响,当然都是俄语,我这里是为了打字方便

另外Army Corps还作为陆军各类型军的统称
作者: 隼鹰    时间: 2023-4-2 11:32
4号 发表于 2023-4-2 09:59
对了,老帖不好回,在这里回一下你之前的疑问,关于Army Corps,我有新发现,俄罗斯从沙俄到现在一直都用 ...

德国也在用这个词
作者: 4号    时间: 2023-4-2 11:36
本帖最后由 4号 于 2023-4-2 11:55 编辑
dgxz666666 发表于 2023-4-2 09:50
这里的军团是指军或集团军的编制级别。军是指类似于中国“野战军”或“方面军”的编制级别。名非名,当时 ...


文章是好文章,但熟悉军事术语的人都能一眼看出这是翻译问题

于是我被迫跑去翻了下维基1918年苏军职级制度……感觉细节也有点差异,最大的问题是整段都没有来源姑且一看吧

高级指挥官:

Командующий фронтом
直译:方面军总指挥

Командующий армией
直译:集团军总指挥

Командир корпуса
直译:军指挥官

Начальник дивизии
直译:师主任

Командир бригады
直译:旅指挥官

上级指挥官:

Командир полка
直译:团指挥官

Командир батальона
直译:营指挥官

Помощник Командир батальона
直译:营副指挥官

中级指挥官:

Командир роты
直译:连指挥官

Помощник командира роты
直译:连副指挥官

Командир взвода
直译:排指挥官

初级指挥官:

Старшина
直译:(连级单位的)士官长

Помощник командира взвода
直译:排副指挥官

Командир отделения
直译:班指挥官

以上14个指挥官职级再加上普通士兵统称Красноармеец(直译:红军军人)

不过想也知道,我军在工农红军时期就是方面军-军团-军,很明显对应苏联的方面军-集团军-军,倒过来军大于军团的,必然是日式翻译
作者: 4号    时间: 2023-4-2 12:05
本帖最后由 4号 于 2023-4-2 12:07 编辑
隼鹰 发表于 2023-4-2 11:32
德国也在用这个词


兵团是Corps Army,没准是受了日本的荼毒,把Corps翻译为军团,再拿去修饰Army的结果,殊不知Corps的本意是分支、肢体,是Army分成几路使用的意思
作者: 4号    时间: 2023-4-2 12:10
dgxz666666 发表于 2023-4-1 16:56
7.苏联的军衔与军官薪金
       苏联的军衔在军官薪金报酬方面的地位,同主要以军衔作为薪金标准的美 ...

其实我主要是想找苏联军以上单位,实任指挥官的军衔情况
作者: 隼鹰    时间: 2023-4-2 12:18
4号 发表于 2023-4-2 12:05
兵团是Corps Army,没准是受了日本的荼毒,把Corps翻译为军团,再拿去修饰Army的结果,殊不知Corps的本 ...

不知道鬼子兵团的英文译名是啥?从未见过
作者: 4号    时间: 2023-4-2 12:20
隼鹰 发表于 2023-4-2 12:18
不知道鬼子兵团的英文译名是啥?从未见过

你说的是日本把中国的兵团翻译成英语?
作者: 隼鹰    时间: 2023-4-2 15:26
本帖最后由 隼鹰 于 2023-4-2 15:27 编辑
4号 发表于 2023-4-2 12:20
你说的是日本把中国的兵团翻译成英语?

鬼子也有兵团这个术语,例如硫磺岛战役时期的小笠原兵团
作者: dgxz666666    时间: 2023-4-3 14:06
不可否认,现代汉语中,许多现代语意的词汇都直接来源于日语。如:干部等。大多数还是“信达雅”的。
作者: 4号    时间: 2023-4-6 00:06
隼鹰 发表于 2023-4-2 15:26
鬼子也有兵团这个术语,例如硫磺岛战役时期的小笠原兵团

那个兵团横跨旅、师、军三个等级都有
作者: 隼鹰    时间: 2023-4-6 00:24
4号 发表于 2023-4-6 00:06
那个兵团横跨旅、师、军三个等级都有

旧日军与自卫队都没有军级单位(Corps),师团上面跳过了军团,直接是军(方面队)
作者: 4号    时间: 2023-4-7 12:15
隼鹰 发表于 2023-4-6 00:24
旧日军与自卫队都没有军级单位(Corps),师团上面跳过了军团,直接是军(方面队)

方面队实际负责的就是一个方面,编制不固定,指挥进入该区域的全部陆军,军衔差异只是战时和平时的区别

旧日本的军只是翻译错误翻成了Army,然后为了翻译Corps再造出一个军团,实际上他们没有军团这个概念
作者: 隼鹰    时间: 2023-4-7 12:27
4号 发表于 2023-4-7 12:15
方面队实际负责的就是一个方面,编制不固定,指挥进入该区域的全部陆军,军衔差异只是战时和平时的区别
...

陆自方面队相当于旧日军的军(Army),下辖单位不固定,属于基本战役军团

军(Corps)属于高级战术兵团,鬼子穷逼,只能用师团作为基本战术兵团
作者: 隼鹰    时间: 2023-4-7 12:28
4号 发表于 2023-4-7 12:15
方面队实际负责的就是一个方面,编制不固定,指挥进入该区域的全部陆军,军衔差异只是战时和平时的区别
...

日军有军团这个概念,只不过设而不授,朝韩的军团(Corps)都来自于旧日军
作者: 4号    时间: 2023-4-9 09:26
隼鹰 发表于 2023-4-7 12:28
日军有军团这个概念,只不过设而不授,朝韩的军团(Corps)都来自于旧日军

就没有设过,翻译而已,中国把欧美的Army Group翻译为集团军群,难道中国有集团军群,只是设而不授?韩朝的军团都是被日式翻译荼毒之后搬运欧美概念的结果,日本哪来的军团编制给他们借鉴?
作者: 4号    时间: 2023-4-9 09:28
隼鹰 发表于 2023-4-7 12:27
陆自方面队相当于旧日军的军(Army),下辖单位不固定,属于基本战役军团

军(Corps)属于高级战术兵 ...

美国的Corps下辖单位也不固定啊
作者: 隼鹰    时间: 2023-4-9 11:21
4号 发表于 2023-4-9 09:26
就没有设过,翻译而已,中国把欧美的Army Group翻译为集团军群,难道中国有集团军群,只是设而不授?韩朝 ...

中国虽然没有集团军群,但是有跟集团军群同级的单位方面军(野战军)

朝韩的军团概念来自日本没啥奇怪的,本来就是前殖民地
作者: 隼鹰    时间: 2023-4-9 11:23
4号 发表于 2023-4-9 09:26
就没有设过,翻译而已,中国把欧美的Army Group翻译为集团军群,难道中国有集团军群,只是设而不授?韩朝 ...

1988年兔子还有过一级上将的军衔,也是设而不授,后来取消了
作者: 隼鹰    时间: 2023-4-9 11:24
4号 发表于 2023-4-9 09:28
美国的Corps下辖单位也不固定啊

那就是米帝把军(Corps)当成基本战役军团,鬼子把军(Army)当成基本战役军团
作者: 4号    时间: 2023-4-9 18:56
算了,我放弃说服你了
作者: 钟吾朱方    时间: 2023-5-31 18:45
军种主帅不如陆军大将,分得太细太多,
作者: 我就是    时间: 2024-9-15 09:10
隼鹰 发表于 2023-4-2 15:26
鬼子也有兵团这个术语,例如硫磺岛战役时期的小笠原兵团

鬼子兵团,就是某地域独立战役单位,可以是军、师、旅级部队组成
作者: 我就是    时间: 2024-9-15 09:13
本帖最后由 我就是 于 2024-9-15 09:46 编辑

另外,鬼子军师旅级部队,正式番号是数字序号+级别名。如第一师团,第一军。
还有个代称,称为“*兵团”,对外报道或联络时往往一般是用“*兵团”。如第3师团代号“幸”,也称“幸兵团”

作者: 我就是    时间: 2024-9-15 09:28
本帖最后由 我就是 于 2024-9-15 11:27 编辑

后期苏联有正式规定,大将是各军兵种合成战役集群指挥衔,实际地位高于军兵种主帅。感觉,主帅就是给那些功高资历高的加衔,级别高而无合成军指挥权。还给大将配了略小点元帅星,也就是大将相当于资历浅的苏联元帅。按二战及战后的情况,大将元帅(非军兵种元帅)在实际岗位、指挥权限没有根本差异,主要就是资历和待遇的差异
作者: 隼鹰    时间: 2024-9-15 14:25
我就是 发表于 2024-9-15 09:10
鬼子兵团,就是某地域独立战役单位,可以是军、师、旅级部队组成

是的,类似于支队,主要以旅团、联队为基干组成
作者: 隼鹰    时间: 2024-9-15 14:26
我就是 发表于 2024-9-15 09:13
另外,鬼子军师旅级部队,正式番号是数字序号+级别名。如第一师团,第一军。
还有个代称,称为“*兵团”, ...

兔子也学了这个,例如99778部队
作者: gundamhust    时间: 2024-9-25 23:45
4号 发表于 2023-4-9 09:28
美国的Corps下辖单位也不固定啊

corps下属单位固定,army不固定




欢迎光临 浩汉网 (http://www.haohan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