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汉网

标题: 福特号航母EMALS和AAG系统完成第一万次舰载机起降 [打印本页]

作者: doverwatcher    时间: 2022-6-30 01:24
标题: 福特号航母EMALS和AAG系统完成第一万次舰载机起降
本帖最后由 doverwatcher 于 2022-6-30 01:27 编辑

如题,这一里程碑是在美帝福特号一次亲友日巡航期间完成的,CVW8参与了这次演训
P.S.不知道为何图片无法上传,白天再试试。

作者: rsc7224207    时间: 2022-6-30 08:26
故障率是多少?
作者: su-37    时间: 2022-6-30 10:12
先别吹什么里程碑,开始值班部署了没有!
作者: wbybill    时间: 2022-6-30 10:33
2017年7月22日服役,5年一万次,每年2000次,平均每个工作日不到10次
作者: ma1863    时间: 2022-6-30 10:52
rsc7224207 发表于 2022-6-30 08:26
故障率是多少?

我最近的帖子
http://www.haohanfw.com/thread-163559-1-1.html
作者: supersigma    时间: 2022-6-30 13:52
不要无脑跟风黑,不久前辽宁舰展开了一次创纪录的“大行动”,5天总共起降多少个架次(含直升机)别人帮我们纪录得清清楚楚
作者: 流星远    时间: 2022-6-30 14:09
差距是有的,正视就好了,好好追赶
作者: 开红色法拉利    时间: 2022-6-30 16:04
补个图看看

作者: swandao    时间: 2022-6-30 18:56
英文简称看不懂!
作者: zzqq    时间: 2022-6-30 19:11
supersigma 发表于 2022-6-30 13:52
不要无脑跟风黑,不久前辽宁舰展开了一次创纪录的“大行动”,5天总共起降多少个架次(含直升机)别人帮我 ...

故障率是多少?
作者: onepiece    时间: 2022-6-30 21:21
本帖最后由 onepiece 于 2022-6-30 21:25 编辑
zzqq 发表于 2022-6-30 19:11
故障率是多少?

https://sgp.fas.org/crs/weapons/RS20643.pdf

目前最新的数据是2022年4月28日国会研究处(CRS)的福特级航母项目报告,EMALS累积的数据是8157个工作周期里,平均作业失效週期(mean cycles between operational mission failures, MCBOMF)是272次,比起2021年1月看的数字(181次)有进步,但距离原始规定的要求(4166次)还差得远


而先进拦阻索(AAG)数字还是拉不起来,这一份报告是MCBOMF达41次(8157个工作周期里),竟然还比2021年1月的数字(48次)退步了,感觉AAG可靠度瓶颈比较大。

[attach]438855[/attach]


作者: onepiece    时间: 2022-6-30 21:25
[attach]438859[/attach]

[attach]438858[/attach]


作者: supersigma    时间: 2022-7-1 10:49
zzqq 发表于 2022-6-30 19:11
故障率是多少?

看标准和比较对象,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福特号电磁弹射的故障率已经低于“非常成熟”的C13了,而且还有空间继续提高,电弹的优势性幼儿阶段就已经碾压了蒸弹。。。。最为垢病的是大修会影响到其它几根,且不说蒸弹大修一样也会影响,但理论上电磁可以更容易通过改变配电系统来解决这个矛盾,而蒸弹根本看不到希望。。
作者: onepiece    时间: 2022-7-1 12:24
本帖最后由 onepiece 于 2022-7-1 12:35 编辑
supersigma 发表于 2022-7-1 10:49
看标准和比较对象,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福特号电磁弹射的故障率已经低于“非常成熟”的C13了,而且还有空间 ...

我没看过C13蒸气弹射的MCBOMF数字,之前看过的都是比较老派的数据MTBF(记得是405小时),算两次重大故障的间隔时间;但MCBOMF是算两次故障需要维护之间的工作周期。

===========

至于美国EMALS四部弹射器不能隔离的问题,最近看到一份2010年美国海军的文件,才发现这是研发初期一个妥协的结果,看了有点懵B(不过跟杜1.5今天的毁三观决定比起来不算什么了啦!)

https://sgp.fas.org/crs/weapons/RS20643.pdf

[attach]438910[/attach]


在2007年,当时还在研发中的电磁弹射器面临项目取消的危机,系统体积重量超标,一个弹射器超重100吨,四个弹射器就超重400吨。这件事情我有印象,但看了这文件才知道美国海军的处理方式:原本每个弹射器都有专属独立的机电附属设施,如此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隔离问题。但为了减少重量跟体积,美国海军决定修改设计,四个弹射器共用这些附属设施。这样的后果在地面测试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觉得挺好,减少了体积重量(400吨对航母这样的大船也不是个小数字,都关系到寿期生涯允许重量成长的裕度)。


一直到2018年DOT&E报告,这些问题才被公开:四部EMALS共用电力储存(Energy Storage Group,包括飞轮电池)和能量转换装置(Power Conversion Subsystem invHHers),所以无法隔离。光是完全停机就要1.5小时,还不算检修的时间;估计这是飞轮电池先天特性没办法,但如果每个弹射器都有专属的设备,至少关掉一部弹射器不影响其他人运作。

AAG也无法迅速从高压总线隔离。所以什么电磁弹射也好、电磁动力拦阻也好,后端设备体积重量都不低,是有代价的;一旦工程师想减少一些体积重量,就等于把作战必须的馀裕度给拿掉了。


但我并不认为这项决策的最终责任是美国海军,看过乔治.W.布什以及他的防长伦斯斐时代一堆粗糙躁进的决策品质,各军种被逼著走;原本计画让多项新技术在几艘船上逐步到位(CVN-77~79)的策略,也被伦斯斐时代的「转型」口号打没了,要求一次到位不然就把项目砍掉。这两年有听过当年CVN21(演变成福特级)项目主管在一个podcast节目透露,他说海军当时去向国防部争取维持「渐进」使用新技术的策略,但国防部副部长保罗.伍佛维兹(Paul Dundes Wolfowitz)直接回答,「渐进」并不是国防部要的「转型」;如果海军作不到,国防部就会完全取消CVN21项目。因为这样的上级逼迫,CVN21项目损失了大约5年的设计时间,何况是一个子系统EMALS的设计?要是美国海军2007年觉得这样不行,暂缓EMALS开发进度而让CVN-78用回蒸气弹射(其实2009年都还在评估),估计整个项目后面都有被停掉的可能,估计美国海军是在当时这样的氛围下只能见急就章、赶鸭子上架。
2018年写过一篇文:
http://www.haohanfw.com/thread-123024-1-1.html







作者: 静水深远    时间: 2022-7-2 13:03
supersigma 发表于 2022-6-30 13:52
不要无脑跟风黑,不久前辽宁舰展开了一次创纪录的“大行动”,5天总共起降多少个架次(含直升机)别人帮我 ...

我们是训练舰,不过话虽这么说,但是该刷的经验值还是得抓紧,别说美国了,我们的起降次数现在连阿三都不到,好在我们还在努力,追上第二梯队并反超,指日可待。




欢迎光临 浩汉网 (http://www.haohan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