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汉网

标题: 挪威国防部取消NH-90直升机合同,全面退货 [打印本页]

作者: onepiece    时间: 2022-6-11 11:33
标题: 挪威国防部取消NH-90直升机合同,全面退货
https://www.navalnews.com/naval- ... **act-for-the-nh90/

https://www.defensenews.com/indu ... -wants-full-refund/

[attach]437188[/attach]


[attach]437187[/attach]


[attach]437186[/attach]


在2022年6月10日,挪威国防部宣佈,终止在挪威各军种服役近20年的NH-90直昇机的合同。挪威军方的NH-90停止飞行勤务,未来的任务排程也取消。挪威国防部表示,会尽快启动替换NH-90的新直昇机选项。

NH-90源于1980年代北约共同护卫舰替换项目(NFR90)的反潜直升机子项目,NFR90在1980年代末取消,NH-90则继续发展并在1990年代中期左右实现。最初NH-90是德国、法国厂商为主的合资项目,为此成立北约直昇机工业(NATO Helicopter Industries,NHI),目前NHI股权由几家欧洲主要直升机厂商持有,包括原是欧洲直升机集团( Eurocopter Group)的空客直升机(Airbus Helicopters)、原是意大利奥古斯塔.伟斯特兰(AgustaWestland)的李奥纳多直升机(Leonardo Helicopters),以及法国Fokker Technologies等。

挪威在2001年向北约直昇机工业(NATO Helicopter Industries,NHI)购买14架NH-90直昇机,供海军与海岸防卫队等单位使用,原本14架应在2008年交付完毕,但实际上至今挪威军方只接收了8架备便值勤的直昇机。此外,主承包商无法即时替换NH-90直昇机的一些关键系统,包括反潜作战装备,严重影响值勤能力。原本NH-90机队每年应执行3900飞行小时的勤务,但近年统计显示,实际上平均每年总共仅值勤700飞行小时。

挪威国防部从2022年2月联合挪威各军种以及挪威国防物资局(Norwegian Defence Materiel Agency)以及挪威国防研究机构(Norwegian Defence Research Establishment)等单位,针对所有直升机的运行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的结论显示,无论再怎麽增追加预算资源,包括增加技术人员维修工时、增加订购零组件,NH-90直昇机队永远无法满足挪威国防军的战备需求,于是建议裁撤NH-90机队。

挪威国防部通知了NH-90的主合同商NHI,退还目前手头上所有的NH-90直昇机以及现存的装备零件,并向NHI要求全额退费,包含挪威根据合同已经支付近50亿挪威克朗(NOK,约5.25亿美元)含利息,以及其他相关开销。

这不是NH-90系列惨遭客户「全面退货」。在2021年12月,澳大利亚国防部宣布取消MRH-90;澳大利亚在2005到2006年陆续订购46架MRH-90来取代原有的S-70/UH-60系列等直升机,但也面临类似的开发与交机延误、低妥善率、低值勤率问题。澳大利亚去年9月跟英国、美国成立AUKUS联盟之后自然开始把手中的欧洲「烂尾」项目一一收拾(其实2016年澳大利亚就退了欧洲的虎式直升机,转买美国阿帕契),结果再买MH-60R等直升机来淘汰MHR-90。

所以,目测挪威退货NH-90之后,结果显然会是「美制MH-60用户+1」



作者: mi_7    时间: 2022-6-11 12:29
又费钱又费事儿,还是大厂产品可靠?
作者: sunnyduane    时间: 2022-6-11 12:33
用了20年然后说不好还退货?!什么逻辑
作者: onepiece    时间: 2022-6-11 13:04
mi_7 发表于 2022-6-11 12:29
又费钱又费事儿,还是大厂产品可靠?

澳洲之后第二个退货,不是空穴来风。

挪威空军在2012年就表示想要换成美制海鹰了
作者: onepiece    时间: 2022-6-11 13:04
sunnyduane 发表于 2022-6-11 12:33
用了20年然后说不好还退货?!什么逻辑

合同规定的交付都没如期如质达成,自然可照合同里的条款取消。
作者: has0803    时间: 2022-6-11 13:13
sunnyduane 发表于 2022-6-11 12:33
用了20年然后说不好还退货?!什么逻辑

合同要求到2008年交14架,结果到2022年才交了8架,这合同延误严重的太过于离谱,应该再要一笔违约金。
作者: sunnyduane    时间: 2022-6-11 13:43
has0803 发表于 2022-6-11 13:13
合同要求到2008年交14架,结果到2022年才交了8架,这合同延误严重的太过于离谱,应该再要一笔违约金。

原来是这样啊
作者: hub    时间: 2022-6-11 14:17
has0803 发表于 2022-6-11 13:13
合同要求到2008年交14架,结果到2022年才交了8架,这合同延误严重的太过于离谱,应该再要一笔违约金。

就这个交付水平,拖到现在才索赔已经是很克制了
作者: 大黑鱼    时间: 2022-6-11 15:03
还是美国黑鹰/中国直20这样的通用平台好用!
作者: xiaotian2    时间: 2022-6-11 16:54
都是鹰酱的生意啊。
作者: FAYAN07    时间: 2022-6-11 17:47
大黑鱼 发表于 2022-6-11 15:03
还是美国黑鹰/中国直20这样的通用平台好用!

NH90刚出的时候不就是说要做欧洲的通用直升机嘛。而且对标的就是黑鹰,还宣传有后舱门,所以比黑鹰有更广泛的使用场景。
作者: 大黑鱼    时间: 2022-6-11 18:06
FAYAN07 发表于 2022-6-11 17:47
NH90刚出的时候不就是说要做欧洲的通用直升机嘛。而且对标的就是黑鹰,还宣传有后舱门,所以比黑鹰有更广 ...

小国呀,一机多用了。
作者: onepiece    时间: 2022-6-12 08:17
https://americanmilitarynews.com ... -this-just-happened

补充一下信息:

1.原本挪威NH-90合同规定2008年把14架交机完毕,结果第一架在2011年才交给挪威

2.因为这么严重的延误,挪威原本应该被NH-90取代的超级大山猫直升机,不得不在2012年起延长役期

3.根据2016年的报导,当时挪威只接收6架NH-90

4.挪威在2018年2月一度启动取消NH-90合约的作业,但在同年9月遭到驳回。

5.在2022年,其实总共有13架NH-90交机给挪威,但只有7架是完整任务构型,6架还是初始构型,不具备完整能力。这6架原本应该在2023年升级完毕,但2022年2月挪威国防部长Odd Roger Enoksen说,完成时间又进一步延期到2024年,而且「没有任何理由让我们对承包商有信心他么可以如期完成合同」。至此,挪威国防部忍无可忍,于是又启动取消合同的努力,就是2月开始的研究调查,然后在6月正式取消合同。

所以挪威可说是忍了很久了,即便只差一点点都宁可砍掉重练。






作者: ssizz    时间: 2022-6-12 09:11
西北风级全靠这玩意儿,可能运输型还是抵用的
作者: onepiece    时间: 2022-6-12 09:20
hub 发表于 2022-6-11 14:17
就这个交付水平,拖到现在才索赔已经是很克制了

2008年应该14架交付履约完毕,结果第一架2011年才交机
作者: onepiece    时间: 2022-6-12 09:23
has0803 发表于 2022-6-11 13:13
合同要求到2008年交14架,结果到2022年才交了8架,这合同延误严重的太过于离谱,应该再要一笔违约金。

2018年挪威就想要取消合同过。

现在是交了13架机体了,但有6架是初始构型而不是全任务构型,之前法国厂商说2023年会搞定,但今年2月挪威国防部说已经延迟到2024年,而且不相信厂商还有什么地方能让他们信任这一次可以兑现。所以就算项目已经几乎完成,挪威国防部还是忍无可忍决定推倒重来。就这水平,即便勉强履约交付完毕了,接下来支持服役活动肯定只会继续坑爹。
作者: colinlin    时间: 2022-6-12 09:53
本帖最后由 colinlin 于 2022-6-12 09:55 编辑
sunnyduane 发表于 2022-6-11 12:33
用了20年然后说不好还退货?!什么逻辑

用脑子想想,你上半年把新房交给装修公司,打算年底入住,结果三年后只装修好一个厕所,为等新房你目前窝在出租屋,你还想继续为用这个厕所,而继续这合同?
没要违约赔偿都算好的。

作者: 务歼入侵之敌    时间: 2022-6-12 11:41
回扣给少了 必然取消合同
作者: swandao    时间: 2022-6-12 12:40
不满足战备只是借口,德法一会要独立自主、一会儿又跟着老美跑,其余小国一看,得!不如我直接跟老美混,退了NH-90买点MH-60权当见面礼!
作者: onepiece    时间: 2022-6-12 14:50
https://www.dagbladet.no/nyheter ... avgjorelse/76322366

继续补充:

14架NH-90应在2005到2008年间交付,但实际上第一架在2011年才交付。到2016年,挪威只接收6架NH-90。

到了2018年,挪威总共只接收了8架NH-90,其中6架是初始构型而沒有完整任務張,只能用于飞行训练。

统计显示,挪威NH-90机队发生故障的机率是预期的40倍。许多零件损耗的速率过快,花更多钱购买新零件替换,更多时间趴窝停飞待料。NH-90停在维修车间的时间,高于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在某些时候,整个挪威NH-90机队只剩一架可以用,有时甚至完全没有可用的直昇机。

由于产制缓慢、交期过长,20年前前签约时使用的零组件,多年后有些面已经停产、商源消失,导致NH-90的维修工作更为困难。

2018年挪威审计办公室(Office of the Auditor General)统计,NH-90项目已经耗费80亿挪威克朗,花了这么多钱换的是还没交付的能力。

2019年,挪威国会要求政府,为海岸防卫队寻觅新直昇机代替NH-90,稍后考虑的方案是租借其他直昇机。

在2021年有人算过NH-90飞行时数以及操作维修成本,平均每飞行小时的成本高达60万挪威克朗(6.2万美元)。


https://www.airliners.net/forum/ ... NvoeUrFU0z5tcwYIGEg

其他用戶的NH-90机队表現也不理想。总体而言,NH-90需要频繁地进行维护,不少维护程序相当困难,这些都降低了妥善率。而且,近年NH-90无论是生产品质或者原厂支援,都不尽理想,有提升的空间。

根据公开信息,意大利跟西班牙似乎对他们的NH-90机队还算满意;法国对NH-90机队有些不满,但还没有被大篇幅报导(估计厂商的势力还压得住)。

德国就不太高兴,大量报导指出NH-90能力问题与可靠度不足,而且改善的速度十分缓慢。

瑞典同样不满意NH-90机队的妥善率,依照2018年的报导,瑞典NH-90平均每架每飞行小时成本20万瑞典克朗。

https://www.svt.se/nyheter/inrik ... opter-dyr-att-flyga

有人归纳,NH-90北约直昇机工业表现如此差劲(生产虎式攻击直升机的空客直升机集团也好不到哪里),主因是这类合资公司,基本上是欧盟为了政治需要而整并。北约直昇机工业的股权包括原是欧洲直升机集团( Eurocopter Group)的空客直升机(Airbus Helicopters)、原是意大利奥古斯塔.伟斯特兰(AgustaWestland)的李奥纳多直升机(Leonardo Helicopters),以及法国Fokker Technologies等。这些公司之前都有很长的历史以及各自的产品线,不仅相互为竞争对手,而且许多产品重叠,硬硬要整合不仅看不出互补效果,甚至叫这些在很多地方是竞争对手的公司在某些项目(如NH-90)合作,母公司不会太愿意花太多功夫,彼此间很难良好沟通合作。例如李奥纳多自己有AW101梅林,空客自己有H225(以前的美洲山狮),还要他们自己合作一个多少重叠的NH-90打自己,肯定不会想花太多功夫。

另外,北约直昇机工业的NH-90以及空客直昇机公司的虎式(Tiger)攻击直昇机,会为不同客户进行专门客製化;推销的时候看起来很棒,专门针对你的需求量身订造,但服役后长期后勤支持以及升级就是灾难,因为每个客户购买的机队数量不大,而专门为这些少量多样的客製机型维持零组件产能或进行升级非常不经济,澳洲买的虎式跟MRH-90就发生很多客制化发展的能力跟套件,长时间没到位,原厂根本没时间,合资公司的母公司显然也不愿意大量投资来支持。





作者: 凌云茶    时间: 2022-6-12 16:06
这NH90搞出来也多少年了,产量还这么拉呱?
作者: 狼牙小子    时间: 2022-6-12 16:19
FAYAN07 发表于 2022-6-11 17:47
NH90刚出的时候不就是说要做欧洲的通用直升机嘛。而且对标的就是黑鹰,还宣传有后舱门,所以比黑鹰有更广 ...

是这样没错,但是他这个货舱尺寸还是比较有限,装不了什么东西
货舱尺寸:4.80米*2.00米*1.85
容积 15.2立方米
货舱两侧滑动式舱门 1.60*1.50米
货舱尾部装卸式跳板 1.78*1.58米


咱们可以把这类需求交给直8L,直20只管载着人冲就行


[attach]437269[/attach]


作者: onepiece    时间: 2022-6-12 20:11
凌云茶 发表于 2022-6-12 16:06
这NH90搞出来也多少年了,产量还这么拉呱?

NH-90总产量440架,21国用户。问题是每个用户都有独家的客制化设计,要买的时候好像很贴心,日后服役久了就是恶梦,那些客制特归硬件或软件都是单一客户自己负担费用,商源消失要换或者要升级,研发成本都是独自承担;更惨的是这么多客制构型,原厂根本没这么多团队为每个客户搞需求,所以某些客户要求的部分规格组件(如澳大利亚)迟迟都没有搞定。

买欧洲的直升机,如果是某间特定厂商单独产制的机型,如意大利奥古斯塔.伟斯特兰(AW101、AW109、AW139之类)或法国空客直升机,最好还是历史比较悠久的机型(如H225),那些还靠谱。

但是一开始就是合资公司搞的如NH-90或虎式攻击直升机,基本都是巨坑
作者: colinlin    时间: 2022-6-13 09:35
务歼入侵之敌 发表于 2022-6-12 11:41
回扣给少了 必然取消合同

根本不是回扣的问题。合同执行力和信任度的问题
作者: 星愤青    时间: 2022-6-13 10:27
当时直20方案就有2种构型 一种是黑鹰构型 一种就是NH90构型
作者: 前度刘郎今又来    时间: 2022-6-13 10:55
经过乌俄战争这一轮洗礼,欧洲特别是老欧洲会进一步的沉沦下去。默婶离去,小马孤掌难鸣,在“新”欧洲人的推动下,欧洲终究会放弃挣扎,完全投入美国的怀抱,成为美国的全球工具。NH90,不过是其中又一份投名状罢了。
作者: ssizz    时间: 2022-6-13 12:26
狼牙小子 发表于 2022-6-12 16:19
是这样没错,但是他这个货舱尺寸还是比较有限,装不了什么东西
货舱尺寸:4.80米*2.00米*1.85
容积 15. ...

货舱高度是1.58米,地板宽2米。为此开发了一个很小的越野车。
瑞典曾经提过把货舱加高到1.82米的要求。
作者: FAYAN07    时间: 2022-6-14 09:06
ssizz 发表于 2022-6-13 12:26
货舱高度是1.58米,地板宽2米。为此开发了一个很小的越野车。
瑞典曾经提过把货舱加高到1.82米的要求。

感觉NH90又是体现欧洲很多装备的思路,看起来小而全,但却又高不成低不就,导致价格虚高。内部空间比黑鹰大了,但是因为高度问题,NH90没法通过C130或 A400运输。黑鹰可是能通过C130运输的,C17能装3架。不过这可能也是不同国家需求的问题,装备NH90的国家不需要快速的远程投送能力。所以这也是 TG 选择黑鹰路线发展直20的原因之一吧。




欢迎光临 浩汉网 (http://www.haohan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