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9月29日电(记者 黄艳)29日,我国首艘大型浮标作业船“向阳红22”在武汉长江边正式下水。这将有助于我国走向深远洋,并提升我国全球海洋观测水平。
该船由中船重工武昌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据介绍,“向阳红22”轮为3000吨级大型浮标作业船,服役后将打破目前我国在大型浮标、潜标布放、回收、抢修等保障工作中的装备瓶颈,是国内唯一具备收放并存放10米大型海洋监测浮标能力的工作船,在国际上也是起吊浮标能力最强的工作船之一。
浮标是当前海洋监测最主要的手段。监测机构通过将各种监测仪器放在浮标平台上,来获取海洋数据信息,从而达到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目的。我国在海洋浮标布放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中的海洋强国。
“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浮标作业船之前,我们的浮标布放、维修、回收等都是依靠其他类型船舶,耗时长、作业效率低,对海况要求高等原因。”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观测处处长陈陟说。
据陈陟介绍,我国海洋监测浮标一般集中在近海,深远海非常少。“向阳红22”轮服役后,将大幅拓展我国海洋观测的范围。因为该船无限航区,且续航力达到1万海里,自持力为60天,最高航速达到甚至超过16节,可以用于浮标、潜标的巡视维护、布放、回收以及应急布放、回收、抢修等保障工作,还具备执行断面调查等综合海洋调查任务的能力。
图为:“向阳红22”轮下水现场。(视界网 张旭 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源、通讯员黄玲、付泽宁)9月29日,中船重工武船集团打造的又一件“国之重器”——3000吨级大型浮标作业船“向阳红22”在该集团武汉总部下水。
“向阳红22”轮由中船重工第七〇一研究所设计,武船集团负责建造,是我国首艘大型浮标作业船,具备收放直径10米、自重60吨大型海洋监测浮标的能力。它的建成将打破我国在大型浮标和潜标布放、回收、抢修等海洋监测保障工作中的装备瓶颈,为我国构建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夯实基础。
“向阳红22”轮长89米、型宽18米、型深7.2米,最高航速不低于16节。续航力10000海里,自持力60天,具备全球航行能力。交付后,将用于我国中远海航洋监测浮标和潜标的布放回收、巡视维护和应急抢修等。除承担海洋监测保障工作外,该船自身还具备执行断面调查等海洋科考任务能力。
据介绍,随着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深远海布放搭载多种监测仪器的大型浮标需求日益提升。“向阳红22”轮建成后,将使我国大型浮标保障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助力我国海洋观测范围向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拓展。
武船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下水后,“向阳红22”轮还将进行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预计明年交付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死不了 发表于 2018-9-30 18:23
下水后,“向阳红22”轮还将进行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预计明年交付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每个海区分局都 ...
欢迎光临 浩汉网 (http://www.haohan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