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昆仑 发表于 2025-4-4 09:58

本帖最后由 巍巍昆仑 于 2025-4-4 10:07 编辑

colinlin 发表于 2025-4-3 15:12
你又知道么?现在美国都没有六代机的准确定义。说的好像你知道一样。
首先必须明确所谓的“六代机”是指战斗机的划代,轰炸机的划代显然是不同的。因此漂亮国把B-21称为六代机是很无耻的。
最重要的是作为划代的标准,必须某些方面形成所谓“代差”,也就是革命性的跃升。
而战斗机的机动性无疑是重要的指标之一。
J-36的背部进气道和无垂直安定面的设计就是其硬伤,背部进气道无论如何是影响大迎角机动性的,加上没有全动垂直尾翼与尾鳍,在高速时仅靠推力矢量控制是不够的,再加上没有鸭翼,所以无论是高速还是低速机动性都是不如J-20的,尽管有3台发动机,由于机头与机翼前缘形成的后掠角度(马赫锥)不够大,不能躲过机头激波,造成激波阻力大,加上背部进气道限制了最大马赫数不会超过M2.5。因为这本就是一架战斗轰炸机,而不是高机动战斗机,不那么高的速度也是可以接受的。
南六代机的机身轴线到机翼边缘的连线夹角是29.5度左右,而马赫锥角的粗略关系是arcsin 1/M,2马赫时对应锥角是30度,3马赫时对应锥角是19.5度。为了突破空气阻力,设计达到2.5-3马赫以上高速的战机机头都会非常尖锐,并且尽可能增加自己的长细比,让自己躲在机头拉出的激波后方,南六代机显然完全不符合3马赫飞机的设计基本概念。实际上南六代机的设计正常最大巡航速度就是在2马赫以下,2.5马赫都不可能。极速也不会高出2马赫多少。可以去看看真正飞3马赫以上的SR71和XB70,它们的机头尖锐程度和机身细长比是多少。https://weibo.com/7468233497/P807xccu5

巍巍昆仑 发表于 2025-4-4 10:17

zhouyong 发表于 2025-4-3 22:40
抓那个女间谍时也说了!

新闻里的是引用网络的说法,不代表官方权威说法。只有航空专业部门的证实才算。
请给链接。

巍巍昆仑 发表于 2025-4-4 10:24

米格25不同速度下的马赫锥

本帖最后由 巍巍昆仑 于 2025-4-4 10:29 编辑

米格25不同速度下的马赫锥http://www.top81cn.cn/forum.php?mod=viewtree&tid=1310943&pid=13913677
http://www.top81cn.cn/forum.php?mod=viewtree&tid=1310943&pid=13913677
http://www.top81cn.cn/forum.php?mod=viewtree&tid=1310943&pid=13913677

勿忘心安 发表于 2025-4-4 10:29

colinlin 发表于 2025-4-3 15:12
你又知道么?现在美国都没有六代机的准确定义。说的好像你知道一样。

六代机为什么要美国人定义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如今俺们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