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hao 发表于 2025-1-7 21:10

17年的愿景

2017年中国“两会”期间,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工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杨伟,在接受中国航空报记者专访时说,未来战机的诞生,需要以跨代的新技术为基础,其中包括新材料、新的作战武器、新型发动机等等。我们正处在新技术诞生的前夜,而我们或许就是这些新技术的拥有者。
杨伟总师在采访中提到了未来战机,虽然没有明确透露出下一代战斗机的具体信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已经开始了六代机的攻关研制。而且在下一代战机的研制方面,中国有可能会实现弯道超车。
近日,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王海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首次透露了我国下一代战斗机的部分技术细节。王海峰总设计师,目前正在主持推力矢量飞行验证项目、 TBCC 组合动力飞行验证项目、下一代战斗机研制等多项"十三五"未来发展重点预先研究项目,这些项目都与我国下一代战斗机有关。
在采访中,王海峰总师主要对下一代战机部分技术细节做了推测,认为我国下一代战机将有可能采用有人/无人协同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极高隐身技术、全向探测全向攻击技术等。其中,有人/**协同,指六代机虽然仍为有人战斗机,但通过先进网络化作战系统,能够指挥**并与其一起进行协同作战;人工智能技术则是指在飞机的航电系统等方面,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战斗机自动化水平推向新的高度;极高隐身技术,从目前来看是指六代机隐身水平比 F -22等五代机再高一个档次,具体而言是通过取消飞机平尾甚至尾翼,进一步简化气动舵面和改进飞控系统,飞机总体设计进一步趋向一体化来实现;而全向探测全向攻击技术,则需要通过传感器融合、传感器飞机、新型机载武器等新技术来实现。
同时,王海峰总师还从机体结构、材料方面,对我国下一代战机做了畅想和展望:
首先,是复合材料结构与承载/隐身功能一体化结构制造技术。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抗疲劳、耐腐蚀以及可设计性强等特点,已成为现代飞机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随着复合材料结构的应用日益广泛,以及承载/隐身等一体化结构的应用,为满足日益苛刻的重量、寿命和成本要求,我们期待更高性能的复合材料、承载/隐身等功能一体化结构以及低成本复合材料结构的制造技术,提升构件尺寸精度,提高制造效率,增加质量稳定性,降低制造成本。
其次,大型复杂金属整体/整体化结构制造技术。为了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结构寿命,现代飞机结构广泛采用铝合金和钛合金大型整体结构。我们期待高性能焊接和精密铸造技术制造出的结构尺寸更大,形状更复杂,制造过程更稳定,以满足不断提升的设计需求。
第三,增材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具有研制周期短、适应设计能力强等特点,被认为是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可以实现很多传统技术无法制造的结构,大幅提升了设计空间,在实现快速原型制造、单件或小批复杂构件的生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了在飞机结构上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势,我们期待优质稳定的增材制造用原材料,提高工艺稳定性,提升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第四,长寿命、高可靠制造与检测技术。为提高使用寿命,现代飞机结构广泛采用抗疲劳制造和连接技术,采用精密制造、高加工等提高结构的表面完整性的技术,针对大型复合材料结构和复杂金属结构等采用新型高效的无损检测技术。为满足长寿命和高可靠的设计要求,我们期待新型的抗疲劳制造技术和复合强化技术,提升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技术以及新型高效的无损检测技术。
最后,飞机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飞机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打通了设计、生产和管理的全数字化信息流,大幅缩短研制周期,显著降低了研制费用及生产成本。我们期待基于现有知识库与资源库,提高制造与设计的快速协同,实现零件无余量制造与精确装配。
另外,为了保障下一代战机的先进性,王海峰总师认为下一代战机研制,必须坚持型号与预研工作的有机结合,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不能闭门造车、要在牢牢把握研制主动权的前提下积极掌握了解国际发展动向,坚持基础设施建设等研究方向。他表示:"我们根据自己设计的战争,选取、补充了一些技术方向,并根据其特点和成熟度的不同采取不一样的组织模式开展预研攻关"。这意味着我们的第六代机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六代机的"独门绝技",而且中国大代机完全根据我们自己的国情和需求而研发,最贴合中国空军的需要。
事实上,关于未来中国第六代战机,除了上述的技术外,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推测,其还可能采用以下几方面先进的技术,例如光传控制、光纤通信技术,全向、全频谱隐身技术,太赫兹雷达等技术。在这些方面,我国并不比美俄等其他国家落后,并非不可能实现。
王海峰总师同时也提及,仍有部分颠覆性新技术,目前尚不确定能否应用在六代机上,也就是说,具备一定应用在六代机上的可能和潜力。它们包括:激光武器技术、自适应发动机、高超音速武器、蜂群作战等。
王海峰总师对我国第六代机的研制充满信心,他表示:"相信在2035年或者更近的未来,会看到(国产六代机),(我们)现在的努力正转化成守护海天的利器。"
结语
总体而言,第六代战机的技术指标正逐渐趋于明朗化,六代机的研制,也已被世界各国提上日程,或许在不久将来,我们将会看到第六代战机,在空中展翅翱翔。

pxyboy 发表于 2025-1-8 08:11

只有回顾历史,才能展望未来:lol

wei 发表于 2025-1-8 10:50

给中国航空点赞!给力!

minos 发表于 2025-1-8 11:42

加油吧:loveliness::loveliness::loveliness:

kkytf 发表于 2025-1-8 12:50

25年就看到了: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7年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