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hao 发表于 2024-10-14 19:16


1011λb6R6000У624000ЩV-22


11·е麣

chenhao 发表于 2024-10-14 19:17

单手搓核弹:

10月11日,位于湾沚区的芜湖航空产业园里,全球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飞行器在芜湖联合飞机生产车间总装下线。这款倾转旋翼飞行器代号为“镧影R6000”,支持无人驾驶和载人飞行,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6吨、最大商载重量达2吨、最大航程4000公里。再大一些的话,就更像是V-22“鱼鹰”运输机了。

另外,该机将亮相11月份举行的珠海航展……

枪械构造帝 发表于 2024-10-14 21:01

鳖280??????

imbigboess 发表于 2024-10-15 09:05

如果能成功商业化的也算是个不错的尝试。

渔鸥60 发表于 2024-10-15 09:44

支持无人驾驶和载人飞行,好!

巍巍昆仑 发表于 2024-10-15 10:38

本帖最后由 巍巍昆仑 于 2024-10-15 10:42 编辑

这是跟上美帝陆军先进垂直起降飞机“未来远程突击飞机”(FLRAA)的节奏了,说明技术已经没有大的障碍了。

巍巍昆仑 发表于 2024-10-15 10:48

看来直-20的继任者马上要来了。

巍巍昆仑 发表于 2024-10-15 10:57

对于FLRAA的技术指标,美国陆军做出了超前的规划。美国陆军希望FLRAA能够在至少35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搭载12名成员在超过1800米的高度飞行,巡航速度要达到463千米/小时(250节),最好能达到519千米/小时(280节),同时要能够在不加油的前提下达到3200千米的航程,最大航程要是能超过4500千米那就更好了。

depeng 发表于 2024-10-15 11:05

先飞起来再说吧

wyczmj 发表于 2024-10-15 11:22

枪械构造帝 发表于 2024-10-14 21:01
鳖280??????

应该数鳖22,280那个发动机舱不转的,这个发动机舱一起转。

巍巍昆仑 发表于 2024-10-15 11:47

wyczmj 发表于 2024-10-15 11:22
应该数鳖22,280那个发动机舱不转的,这个发动机舱一起转。

看清楚第一张图。
第二张图有尾门吗?

petterpan 发表于 2024-10-15 12:04

感觉像是**多些

wyczmj 发表于 2024-10-15 12:40

巍巍昆仑 发表于 2024-10-15 11:47
看清楚第一张图。
第二张图有尾门吗?

尾门是没有,但发动机舱也是转动的。那么就是结合了。

zhybin 发表于 2024-10-16 00:23

记得这家公司已经被踢出军方供货名单了,这个玩意儿是骗钱的吧?!

巍巍昆仑 发表于 2024-10-16 10:27

本帖最后由 巍巍昆仑 于 2024-10-16 11:35 编辑

wyczmj 发表于 2024-10-15 12:40
尾门是没有,但发动机舱也是转动的。那么就是结合了。
你看图不认真,明显是发动机短舱固定的,只旋转旋翼驱动部分,这点与V-280是一样的,目的是避免V-22发动机旋转带来了一系列缺欠。
V-22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致命缺陷,而V-280则是吸取了过去的失败教训,设计更加的完善。V-22虽然兼顾了直升机与固定翼的优点,但其在作为直升机使用时却做不到快速索降投放人员。V-22在改变飞行状态时,整个发动机都要一起倾转,既挡住了左右两侧很大一部分空间,还会对下方产生很大的气流冲击,因此人员只能通过后舱门索降。即便是通过后舱门,V-22仍然要保持相当的高度以减少气流对人员的冲击,索降人员还需要掌握熟练的姿态控制技巧来避免被强大的气流吹得失去平衡。而如果此时遇到不稳定气流,导致两侧升力失衡,很容易发生坠机,这也是V-22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V-280则在过去的这些问题上都做了相应的改进,倾转机构限制在前半部,只倾转旋翼、不倾转发动机,取消了后舱门换成了左右两侧舱门,这让其具备了和传统直升机一样灵活机动快速投放人员的能力,且自卫火力的射界也更大,这些对于陆军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取消了大尺寸后舱门,V-280的后部可以设计得更加修长、圆润,再加上其阻力更小的V型垂尾,整体的气动布局更适合高速飞行。仅从表面上来说,V-280因为减少了发动机部分的倾转机构以及V-22旋转折叠机翼的机构,其机械结构能简化不少

wyczmj 发表于 2024-10-16 11:02

巍巍昆仑 发表于 2024-10-16 10:27
你看图不认真,明显是发动机短舱固定的,只选择旋翼驱动部分,这点与V-280是一样的,目的是避免V-22发动 ...

你是对的,我错了,的确看图不仔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