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射时会不会吸进发动机里?
lfx160219:Model 437的主承包商是诺格旗下的Scaled Composites公司,你或多或少见过他们搞得各种怪飞机,Model 437最初是基于Model 401的概念设计,探索一种多任务的低成本消耗性飞机。Model 437 Vanguard是原始概念的有人驾驶变体,配备一台Pratt & Whitney 535发动机,推力约为15.1千牛。该飞机的翼展为12.5米,机身长度为12.5米,最大起飞重量为4,536千克。在完成飞行包线扩展后,M437 Vanguard的航程约为5,556公里,续航时间为6小时。该飞机可以在多个位置携带高达907千克的载荷,包括一个内部武器舱,可容纳两枚AIM-120导-弹。
有人驾驶**,我CPU都快烧了 有人驾驶**,我CPU都快烧了:lol:lol:lol 这种作用极其有限的有人作战小飞机,还不如使用常规无 人机更靠谱!况且无 人机还无需考虑飞行员生命安全因素。 吸进发动机?咋想的,背部进气道又不是从它开始才有的。
本帖最后由 pighead01 于 2024-9-15 10:54 编辑
有点意思,美帝和土鳖不约而同的选择了5吨级的无人僚机~~~~~~~不过这货光从外形来看比云影5000t差了老远~~~~~弹仓载弹量也差了一半~~~何况现在还是有人模式~~~~~~~隐隐被压制了的感觉~~~~~~~~~~ 需要跳伞逃生的情形,一般是发动机已经停车了,只要有动力,飞行员绝大多数情形都会有办法操作飞机着陆,绝不会跳伞的,除非进入死亡螺旋和操纵系统完全失灵,需要紧急跳伞。在跳伞时弹射座椅的高度是远大于进气口的,进不去进气道,而且弹射火箭的强劲动力可以对抗发动机的 吸力和空气阻力,可以快速脱离危险区域,这是对弹射座椅的基本要求。 弹射出去再点火应该安全的 巍巍昆仑 发表于 2024-9-16 10:11
需要跳伞逃生的情形,一般是发动机已经停车了,只要有动力,飞行员绝大多数情形都会有办法操作飞机着陆,绝 ...
你那只考虑了故障跳伞。还有一种跳伞,也就是实战最多的,被锁定后无法逃逸,被击中前弹射。
这是战斗机,不是民航或表演机。你的发言连一点实战都没想过。 colinlin 发表于 2024-9-18 01:10
你那只考虑了故障跳伞。还有一种跳伞,也就是实战最多的,被锁定后无法逃逸,被击中前弹射。
这是战斗 ...
飞行员一般是与飞机共存亡的,被对手锁定后就跳伞那是懦夫行为,那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飞行员会拼搏到飞机被击中后,实在没有办法控制受损的飞机,为了避免没有必要的牺牲,保存生命获得重返战场的机会才被迫跳伞的。你说的那种情形只在杜撰的影视剧中才有。 本帖最后由 colinlin 于 2024-9-18 12:45 编辑
巍巍昆仑 发表于 2024-9-18 10:39
飞行员一般是与飞机共存亡的,被对手锁定后就跳伞那是懦夫行为,那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飞行员会拼搏到飞机 ...
哈哈,当人人不要钱?你这思想要不得,落后的不要不要的。太日本昭和了。二战很多美军飞行员跳伞落到海上,被捞回来后又是战斗力,日本人喜欢共存亡,然后后期全是菜鸟被别人猎火鸡。战时飞行员培养比造飞机慢。说出这种话,真实个伪军迷。
现在导-弹更不像二战,飞机伤了还能挣扎一下。现在基本是不可逃逸后,只能选择跳伞,或者死。死一个飞飞,损失比飞机大多了。 colinlin 发表于 2024-9-18 12:43
哈哈,当人人不要钱?你这思想要不得,落后的不要不要的。太日本昭和了。二战很多美军飞行员跳伞落到海上 ...
你是断章取义。我已经清楚地说明了,飞行员不会像神风队员那样不珍惜生命,作无谓的牺牲。多数飞行员的选择时在保存生命的基础上做最后一搏,因为在没有被击中之前结果未定,一切都有可能,还有希望保存自己和战机,我们的空军最初就是这么拼出来的。你那种所谓被锁定就跳伞的说法是在实际作战中是少见的懦夫行为,你是怎么判断不能摆脱的?因为现在的导-弹虽然理论指标很高,但实战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却又很大偏差。有素质的飞行员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战机,因为跳伞的生存力未必高,也容易被俘,曾经发生过被俘飞行员被斩首的,只有与战机一起返航才是最保靠的,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会放弃。也就你这样的人有那种理想化的观点。 呵呵,说别人断章取义,你有何尝不是。我说过被锁定就跳伞吗?不可逃逸区几个字故意漏掉了?不可逃逸意思就是一定会击中。正常操作是在击中前那一两秒钟弹射。
当然也可以赌一把导-弹威力不够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