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鹰
发表于 2024-9-2 19:22
ironcurtain 发表于 2024-9-1 22:46
模型基本准确
093B还是专用垂发,只能发射YJ-18,相当于052C只能发射HHQ-9的蜂窝煤
隼鹰
发表于 2024-9-2 19:23
hgj101 发表于 2024-9-2 17:14
如果是小蛋,前发射管就能凑合用。用专用垂发应该是大蛋,还要预留冗余,估计3x6
YJ-18改为垂直发射,是为了给前面的鱼--雷与反潜导-弹腾出空间
隼鹰
发表于 2024-9-2 19:28
本帖最后由 隼鹰 于 2024-9-2 19:32 编辑
hgj101 发表于 2024-9-2 17:16
另外模型上都显示了就是18,18发yj18或最好yj21,那够喝一壶了
上海交大的公开论文显示,潜射高超是一筒三弹模式的通用垂发,应该是为093C与095研制的
隼鹰
发表于 2024-9-2 19:30
ironcurtain 发表于 2024-9-2 00:54
93B已经下了好几艘了,速度不慢
093B的地位相当于052C(潜射专用垂发),后面应该还有一款093C(潜射通用垂发)
隼鹰
发表于 2024-9-2 19:31
daoling 发表于 2024-9-2 09:08
核鱼该走点量了 这个短板有点太短了
等采用潜射通用垂发的093C服役,会向052D那样上量的
隼鹰
发表于 2024-9-2 19:31
pighead01 发表于 2024-9-2 11:52
到底是24发还是18发?
模型上是18个专用垂发
dive
发表于 2024-9-2 20:01
隼鹰 发表于 2024-9-2 19:31
等采用潜射通用垂发的093C服役,会向052D那样上量的
不会有C了吧
隼鹰
发表于 2024-9-2 20:33
dive 发表于 2024-9-2 20:01
不会有C了吧
我的意思是装备潜射通用垂发的批量建造型号,具体叫啥不重要
436
发表于 2024-9-2 21:18
多年潜艇迷,IIIB这些年寄托了我太多的情感,今年初只见艇首未见真身甚为遗憾,她是转折点,追平了,接下来就是超越了
436
发表于 2024-9-2 21:50
隼鹰 发表于 2024-9-2 19:31
模型上是18个专用垂发
哈工程的图板更可信,16似乎更靠谱
wybati_81
发表于 2024-9-3 09:03
436 发表于 2024-9-2 21:18
多年潜艇迷,IIIB这些年寄托了我太多的情感,今年初只见艇首未见真身甚为遗憾,她是转折点,追平了,接下来 ...
大佬一锤腚阴达到弗吉尼亚的水平:lol
danba
发表于 2024-9-3 11:22
436 发表于 2024-9-2 21:50
哈工程的图板更可信,16似乎更靠谱
不过按照当时论文的图片看。每排水的确是三个发射筒并列
中华傲魂
发表于 2024-9-3 11:52
隼鹰 发表于 2024-9-2 20:33
我的意思是装备潜射通用垂发的批量建造型号,具体叫啥不重要
093现有平台的潜力 已经挖掘殆尽了 再出C型的意义不大 况且未必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通用垂发
zsj001601
发表于 2024-9-3 12:01
cnjx58ymh 发表于 2024-9-2 00:17
核潜艇一直很墨迹,093b达到洛杉矶后期版本水平,虽然不如弗吉尼亚级,但已经很不错了,先来二十艘走走量。 ...
潜艇有特殊性,隐蔽,特别是我们的潜艇更强调隐匿,可能编号方式更适宜。
onepiece
发表于 2024-9-3 14:37
wybati_81 发表于 2024-9-3 09:03
大佬一锤腚阴达到弗吉尼亚的水平
还早,09IIIB就是增加了泵推跟垂直发射导-弹,但平台还是09III的,耐压壳直径跟反应堆功率也就那样了。
耐压壳内部空间会制约轮机减振浮阀的空间,不造个更大直径的新艇体无法突破,这也就是苏联Victor III跨进安静型潜艇门槛但无法突破的原因,后来要到直径更大的Akula装入更多减振降噪设备才继续削减低频机械声噪。更大直径的艇体就需要功率更大的反应堆,提高自循环比减少对泵(噪音源)的倚赖也需要新堆。高功率堆又牵涉能量密度,美国用的反应堆都是铀浓度超过90%的准武器级的HEU,中国还是商用核电站水平的LEU。
水下声学探测差距也一堆,中国还没实现过涵盖面跟口径最佳化的球型阵,侧面阵加上去了但也只是西方比较早期的线形阵,而美国从海狼开始就是侧面宽口径阵(WAA);弗吉尼亞從Block 3已经实现大口径舰首共形阵(LAB),从2017年的南达科他号(SSN790)又装备了声学优势计画(Acoustic Superiority,AS)的两侧大型垂直阵列声纳(LVA)。09IIIB模型呈现的还是传统舰首鱼**,说明声纳还是传统首下圆柱阵,差太多了。
2015年出现的09III改进型上了拖曳阵,可也不知道相当于美国SSN的粗线阵(TB16)还是细线阵(TB29),人家标配两条,TB29使用相对不便但那个口径差不多跟现役音響監視船(AGOS)的SURTASS同級
pighead01
发表于 2024-9-3 19:44
本帖最后由 pighead01 于 2024-9-3 19:53 编辑
隼鹰 发表于 2024-9-2 19:31
模型上是18个专用垂发
公布信息有3排每排6,或者2排每排8(我原以为是3排8固有24之问,现在看来是2排8)~~~~~~~这里面的区别可能就是3排的筒较小打yj18,2排的筒粗打21~~~~~~~所以现在还是未知~~~~~~至于你提到的通用垂发,应该是单壳直径12米095标配,有可能通用yj21和巨浪2a~~~~从而实现战略战术核潜艇的大一统~~~~目前知道至少有一条095在建造中~~~
hgj101
发表于 2024-9-3 20:31
隼鹰 发表于 2024-9-2 19:23
YJ-18改为垂直发射,是为了给前面的鱼--雷与反潜导-弹腾出空间
虽然比预想的差了点,不能射21,增加载弹量丰富弹种也是个大进步,期望95能射高超
隼鹰
发表于 2024-9-3 20:38
本帖最后由 隼鹰 于 2024-9-3 20:39 编辑
hgj101 发表于 2024-9-3 20:31
虽然比预想的差了点,不能射21,增加载弹量丰富弹种也是个大进步,期望95能射高超
倾斜发射-专用垂发-通用垂发
鱼-雷-管发射-潜射专用垂发-潜射通用垂发
参考水面舰艇垂发技术演变过程,可以推测潜艇垂发的技术演进,后者目前走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出现了论文,相当于2005年052C服役,052D开始设计的节点
隼鹰
发表于 2024-9-3 20:42
中华傲魂 发表于 2024-9-3 11:52
093现有平台的潜力 已经挖掘殆尽了 再出C型的意义不大 况且未必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通用垂发
052这个平台还不是搞了30年,052与052D根本就不是一码事了
隼鹰
发表于 2024-9-3 21:13
danba 发表于 2024-9-3 11:22
不过按照当时论文的图片看。每排水的确是三个发射筒并列
是的,最初的论文图片是三联装的发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