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邮轮启航!
造价50多亿元、历经8年研发,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在新年第一天正式启航。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希望在本土建立一条漫长的邮轮产业链留,并培育庞大的体验经济消费市场。
造价50多亿元、历经8年研发,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在新年第一天正式启航。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希望在本土建立一条漫长的邮轮产业链留,并培育庞大的体验经济消费市场
文 | 王静仪 邓雨洁
编辑 | 施智梁
| 编者按
国产大邮轮的热度堪比多年前的国产大飞机,都是中国在西方主导的民用产品中从零到一杀出血路。
爱达·魔都号的国产化率被外界质疑低,这样的质疑同样出现在大飞机和更早的汽车上,老百姓不明白总装的职能和全球化采购的全球分工意义,但中国的企业们还是努力地提高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努力用链主身份培育国产供应商的优渥土壤,汽车如是,航空也如是。
邮轮天生是跨国跨洲交流的工具,它天生得服从国际标准(比如船级社、国际海事组织),中国也是这些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之一。邮轮产业的国产化率不是一个能一蹴而就的问题。
中国在制造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研发体系、规范标准上还和国际先进水准有一定距离。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面向不同客户群体的企业,打法、战略不同,民众对他们的衡量标准不能一概而论。
站在这艘白色巨轮前,人很难不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对比实在是太鲜明了——船长323.6米,相当于埃菲尔铁塔横在海面;高72.2米,相当于24层的高楼伫立岸边;船上有客房2125间,可容纳乘客5246人、近1300名船员,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海上城市”。
当目光落在船身悬挂的标语,“中国人的邮轮梦想从这里启航”,渺小感很快被骄傲和自豪所击碎,一种更宏大的海洋梦想和家国情怀奔涌心间。
这是“爱达·魔都号”,中国制造的第一艘大型邮轮,耗时8年完成,合同造价超过50亿元。2024年1月1日,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开启商业首航,商业运营从此揭幕。最低不过2000多元,乘客就可以坐上中国造的大邮轮,远洋出海。
2013年4月,**总书记在三亚国际邮轮港考察时,要求加快邮轮港建设,大力发展邮轮产业,并提出“要建造我们自己的邮轮”。
中国人的邮轮梦想从这里启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