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科学 发表于 2017-11-20 10:00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参加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

“中国海警3306”船圆满完成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
提高应对区域海上突发事件能力

本报讯 (通讯员 胡纪元) 近日,“中国海警3306”船缓缓驶离湛江港海域,2017年度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宣告结束,这次演练是该船第二次代表国家海洋局参加国际联合演练,也是目前为止我国与东盟国家联合搜救实船演练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此次演练模拟情景为一艘中国客轮在湛江港海域与柬埔寨籍货船发生碰撞,造HH员落水、客轮沉没、货船失火等重特大海上险情。演练内容涵盖海空搜救、消防灭火、船舶堵漏、水下探摸、医疗救助和人员转移等课目,紧急救授行动共出动飞机3架、船艇20艘、应急救助队8个。参演方分别来自中国、柬埔寨、菲律宾等7个国家,参演人数达1000余人。
  演练前,“中国海警3306”船党支部对全体船员进行思想动员,确保在执行任务期间全船人员步调一致、精神饱满、行动规范。在领导小组协调会上,船长马明生表示:“演练内容要求的和预案以外可能需要的行动,我们都要充分练习,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全船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任务完成好!”船政委沈永国补充道。
  本次任务的训练计划十分详细,内容包括受阅站坡,弃船救生和协同消防。在站坡训练环节,综合考虑了职责分工和站位布局等因素,精心编排位置序号,重点训练受阅站姿,确保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接受检阅;在救生演习环节,对各节点环节反复推敲,着重演练工作艇快速收放操作,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做到3分钟回收完毕。
  起航前,大副逐一检查了所有甲板设备,并指导三副重点筛查了船载各类救生、消防设备,确保适用;二副提前将相关航海图书资料更新至最新版本,通过查询整理、向经验丰富的老驾驶员请教,精心设计航线;轮机长带领部门相关人员对船舶动力设备、发电设备、油路及消防管线进行系统维护保养;水手、机工将船体内外打扫一新。
  根据预案,该船承担了对失火货船着火点外围进行冷却、协助消防队登船灭火的任务。随船指挥员王同田在现场介绍说:“此前我们对消防水炮已进行了多次测试,完成任务没问题。”
  “全体人员注意,准备接受检阅。”听到船长指令,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30余名身穿制服、救生衣的船员迅速抵达指定站坡地点。检阅过程中,受阅人员站姿威武、队形整齐,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如何在伴有7级大风和涌浪的开阔水域保持船位相对固定是本次演练的重点和难点。演练现场,船长马明生结合现场海况以及各船舶布局灵活操作车、舵、侧推等设备,缩小风、浪、涌对船舶受力的影响,确保失火点始终在消防水炮有效射程内。按照预案要求,执法船对失火点外围实施连续喷水50分钟,为消防队登船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最终顺利完成灭火任务。
  本次演练协同性高,实战性强,再一次检验了国家海洋局海洋执法船参与海上搜救行动的能力,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海上应急领域的务实合作,落实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提高了共同应对区域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完善了区域海上搜救合作机制,这不仅标志着中国—东盟国家海上紧急救助热线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也对今后推进国际海空联合搜救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死不了 发表于 2017-11-20 12:4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参加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